周少君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广东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5年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2年-2016年根据广东省人口分布情况、地域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选择17个地市的超市、百货商场、母婴专卖店、农贸市场以及网店,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婴幼儿配方食品样品抽查(包括婴幼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并对其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5年连续监测。结果 2012年-2016年共采集到婴幼儿配方食品774份,蜡样芽胞杆菌的总检出率为13.44%,定量结果在10 cfu/g^870 cfu/g。其中,婴儿配方食品的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1.94%,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的检出率为16.07%。产地外国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检出率明显比产地本省和外省低。蜡样芽胞杆菌在2012年-2016年每年均有检出,2012年检出率最高,2016年检出率最低。采样场所中母婴专卖店的检出率和样品>100 cfu/g的百分比最高。结论广东省市售婴幼儿食品的蜡样芽胞杆菌总体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少数样品的定量结果>100 cfu/g,应引起关注。
- 周少君陈秋霞宋曼丹梁辉闻剑邓小玲
-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
- 2011—2017年广东省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1—2017年广东省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情况,为开展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的风险评估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7年选取广东省11个牡蛎消费量较大的地级市进行样品采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进行诺如病毒GI型和GII型检测。结果共采集牡蛎样品1 298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217份,总阳性检出率为16.72%;其中GII型检出率(14.56%)高于GI型(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冬季检出率最高(43.40%)。产地为国外的牡蛎检出率(6.72%)低于国内(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通环节的检出率(18.21%)高于餐饮环节(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流通和餐饮环节中的牡蛎均存在诺如病毒污染,以GII型为主,冬季检出率较高。
- 刘志婷周少君王建陈秋霞翁漫婷林协勤梁辉邓小玲
- 关键词:牡蛎诺如病毒基因型
- 广东省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调查及初步风险评价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污染情况,评估其潜在的风险,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区的市售肉制品中的SA进行监测,并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价广东省熟肉制品中SA的风险。结果2013年广东省729份市售熟肉制品中SA的检出率为3.3%,定量计数结果为〈10~350 cfu/g,其中705份样品未检出SA(〈10 cfu/g),24份样品检出SA(〉10 cfu/g),24份阳性样品中SA的平均污染水平为10 cfu/g;4种熟肉制品中熏烧烤类熟肉制品的SA检出率最高,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污染水平较高,农贸市场是最主要的污染场所。广东省每年预计因食用熟肉制品导致SA的发病人数为24 002人,发生概率为2.3×10-4。结论广东省市售熟肉制品存在SA污染,且初步评估显示致病风险较大,建议加强熟肉制品中SA的卫生监管,并进一步开展食品中SA的风险评估研究,以降低SA的潜在危害。
- 周少君梁辉朱海明刘淳林协勤黄芮邓小玲
- 关键词:熟肉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卫生监管
-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香肠中单增李斯特菌半定量风险评估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使检测数据结果呈现更为直观并减少数据短缺造成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波士顿矩阵法对低温香肠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实际检出率,并借助@Risk软件定义β分布,以95%置信区间的概率作为可能性检出率,进而基于波士顿矩阵理论构建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的风险矩阵,并据此判断样品风险大小。结果显示:在低温香肠生产各阶段中,各检测样品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风险高低依次为:原辅料>中间产品>生区环境>熟区环境。结果证实波士顿矩阵法可以较好地对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并为风险管理者提供决策借鉴。
- 江荣花董庆利周少君朱海明邓志爱何洁仪邓小玲陈秋霞潘明亮李碧琼李迎月余超
- 关键词:波士顿矩阵法单增李斯特菌低温香肠风险评估
- 2010—2014年广东省水产品中铅镉含量调查及评价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全面了解广东省市售水产品中铅镉含量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本量,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区分别采集60份样品,按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分别对铅、镉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和重金属污染指数(MPI)法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4年共采集市售水产品样品1 326份,铅含量均值为0.040 mg/kg,超标率为0.15%(2/1 326),镉含量均值为0.178 mg/kg,超标率为5.35%(71/1 326)。5年间水产品中铅超标率变化不大。然而,镉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水产品种类看,镉超标率高低依次为蟹类>贝类>虾类>海水鱼,淡水鱼中镉含量未超标。除贝类和蟹类中的镉外,其余水产品铅镉Pi值均属于背景值范围。从MPI看,污染顺序则为蟹类>贝类>海水鱼>虾类>淡水鱼。结论通过连续5年的系统性调查,广东省市售水产品中铅、镉含量总体不高,单项污染指数值大部分处于正常背景值范围。但发现蟹类中镉有一定的超标情况,需加强蟹类高消费人群监测。
- 梁辉周少君戴光伟黄伟雄闻剑龙朝阳邓小玲
- 关键词:水产品铅镉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
- 最邻近距离空间分析法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样品采集地点的空间分布模式。方法收集某省22个监测城市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281个蔬菜及其制品的采样地点数据,通过GIS地理编码技术,将采样地点数据信息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导入某省电子地图数据库中制作采样地点专题图,计算采样地点平均最邻近距离与空间随机模式下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的期望值之比,即最邻近距离系数(NNI),通过NNI值判断采样地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5年某省22个监测城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地点NNI值的范围在0.002~1.086之间,平均值为0.335。18%(4/22)的监测城市NNI<0.1;68%(15/22)的监测城市0.11。空间随机性Z检验P>0.05的只有1个城市(NNI=1.086,Z=0.57,P=0.28),其余21个监测城市的NNI值均<1,P<0.05。结论该省食品风险监测样本在空间上不满足随机独立的前提条件,运用经典统计方法推断的总体污染情况将存在偏倚。最邻近距离空间分析方法应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够分析样本的空间分布模式,检验其是否符合随机性,为保证监测数据代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梁辉王博远邓小玲周少君肖革新何伦发刘志婷李映来陈语嫣张瀚中
- 关键词:食品安全
- 广东省常见发酵茶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现状及暴露评估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包括黑茶、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含量水平,并评估其饮用健康风险。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品量,在广东省4个片区选取9个地市的超市商店、批发市场、茶叶行等市售环节以及网店,分别采集黑茶、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类样品共260份,按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的AFB1含量。运用暴露限值(MOE)法和数学模型法,结合201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AFB_1浸出率数据,评估人群从饮用茶叶摄入AFB1的膳食暴露量情况。结果 260份发酵茶类样品中AFB1的总体检出率为1.15%(3/260),检出值范围为0.26~0.56μg/kg。3份检出AFB_1的样品均为普洱茶熟茶样品。3种发酵茶类别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入发酵茶中AFB_1的含量平均值计算,广东省总人群、广东省茶叶消费人群经茶叶摄入AFB_1的平均膳食暴露量分别为0.000 352、0.000 981 ng/kg BW;代入AFB1含量最大值计算的膳食暴露量为0.005 73、0.016 0 ng/kg BW。MOE值均>10 000,按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MOE结果判定依据,表明广东省居民经茶叶摄入的AFB1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低。以广东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1.1%计算,广东省人群由于茶叶AFB1的膳食暴露引发肝癌的风险为0.000 010 9~0.000 674例/10万人,表明目前茶叶中的AFB_1对广东省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低。结论广东省市售发酵茶中AFB_1的检出率低、检出值低,对广东省总人群和茶叶消费人群的平均膳食暴露风险低,具有较高的饮用安全性。
- 周少君黄湘东汪廷彩陈子慧方磊熊含鸿纪桂元邓小玲张永慧
- 关键词:发酵茶普洱茶黄曲霉毒素B1
- 广东省熟肉制品中沙门菌的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索广东省市售熟肉制品中沙门菌污染的风险,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2012年广东省熟肉制品中沙门菌的检测结果和201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膳食监测结果,按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应用快速微生物半定量风险评估(swift 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 QMRA)软件,初步评价广东省熟肉制品中沙门菌污染的风险。结果:广东省每年预计因食用熟肉制品导致沙门菌的发病人数为908197人,发生概率为8.6×10-3。广东省市售熟肉制品存在的沙门菌污染致病风险较大,建议加强熟肉制品中沙门菌的卫生监管管理,并进一步开展食品中沙门菌的风险评估研究,以降低沙门菌的潜在危害。
- 周少君梁辉黄芮
- 关键词:熟肉制品沙门菌
- 广东省食用水产品中镉膳食暴露风险评估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 了解广东省食用水产品中镉的污染状况及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情况,评估食用水产品中镉膳食暴露水平。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佛山顺德区各采集各类水产品样品60份,结合广东省居民水产品消费量调查数据,用点评估的方法评估居民对水产品中镉的暴露水平,并与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共检测样品1 325份,总超标率为5.4%(71/1 325),各类水产品中镉含量平均值范围为0.003 6~0.587 2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东省居民食用水产品平均消费量为51.6 g/d,P97.5消费量为185.6 g/d。水产品中镉的平均暴露量和P97.5暴露量分别为0.99和7.75μg/d,其中贡献率最高为贝类,每日平均暴露贡献率为40.4%。水产品镉的平均暴露量、P_(97.5)暴露量的每月评估摄入量分别占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的2.0%、15.5%。结论 广东省食用水产品中存在镉污染超标状况,但对居民膳食暴露水平远低于健康指导值,经评估水产品镉膳食暴露不会对居民构成健康风险。
- 戴光伟梁辉周少君黄伟雄闻剑胡曙光张永慧
- 关键词:水产品镉
- 应用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肝中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建立适用于猪肝样本中戊肝病毒检测的荧光RT-PCR方法。方法采用匀浆处理直接提取法(方法一)与聚乙二醇处理法(方法二)两种处理方法对染毒猪肝样本进行病毒富集,针对4种型别戊肝病毒的基因组而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套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采用新建荧光定量RT-PCR检测人工染毒的猪肝样本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处理效率。结果所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显示在10^2-10^8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检测所获得的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在0.11%-3.75%、2.47%-6.62%间。2种方法均可以检测出10^2copies/μL的染毒猪肝中戊肝病毒拷贝数。结论所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等特点,适用于HEV的定量检测。匀浆处理直接提取法更加快捷,适用于长期监测。
- 林虹管大伟邓小玲梁辉李柏生周少君钟贤武柯昌文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