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铅锌矿
  • 3篇锌矿
  • 3篇金属矿
  • 3篇矿床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找矿
  • 2篇水口山
  • 2篇同位素
  • 2篇铅锌矿床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锌矿床
  • 2篇赋存
  • 2篇赋存形态
  • 1篇等时线
  • 1篇等时线年龄
  • 1篇地质年代
  • 1篇地质年代学
  • 1篇多金属矿勘查

机构

  • 8篇湖南省地质矿...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8篇吴志华
  • 4篇周淼
  • 3篇张晓军
  • 3篇王琳玲
  • 2篇刘文浩
  • 2篇王勇
  • 2篇伍学恒
  • 1篇程顺波
  • 1篇刘重芃
  • 1篇卢友月
  • 1篇马丽艳
  • 1篇陈静
  • 1篇杨杰
  • 1篇熊俊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现代矿业
  • 1篇矿产勘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口山某废石场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及浸出毒性被引量:4
2021年
多金属矿区因采冶活动遗留的废石存量大,其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备受关注.目前对废石场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浸出毒性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湖南省水口山矿区某废石场为对象,垂直钻孔并取样分析7种重(类)金属,包括Pb、Zn、As、Cd、Cu、Ni和Cr的垂向分布特征和浸出毒性,并结合主量元素(Fe、Mn、Al和Mg)浸出行为、物相表征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垂向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有废石样品的7种重(类)金属含量均显著高于湖南省土壤背景值,污染累积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Cd、Pb、As、Cu、Zn、Cr和Ni.聚类分析将重金属分为3类,第1类是As、Fe和Pb,主要与方铅矿、黄铁矿有关,第2类是Cd、Zn和Cu,主要与闪锌矿有关,第3类是Cr和Ni,与自然风化有关.浸出毒性进一步发现,Cd、Zn、As、Cu和Ni的浸出浓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Cd和Zn表现出高浸出风险,且浸出行为显著相关,与闪锌矿转化为硫酸锌有关.Pb和Cu显示出0~0.5 m范围内的局部高浸出风险,而As和Cr属于低浸出风险.Pb和As浸出行为的差异性与As受Fe吸附有关.废石中的黄铁矿氧化降低pH促进重金属的释放迁移,而生成的次生铁(氢)氧化物能通过吸附稳定重金属;废石中的方解石有利于升高pH而降低重金属迁移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针对废石堆场的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吴志华齐宇彤张晓平刘文浩任树鹏王琳玲陈静陈佳木周淼吴云辉
关键词:重金属废石场浸出毒性
湖南大义山矿田白沙子岭锡矿床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大义山矿田处于华南褶皱带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位于阳明山-大义山-上堡东西向基底断裂、攸县-宁远北东向基底断裂和郴州-邵阳北西向隐伏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主要受大义山岩体控制,其中云英岩脉型锡矿为该矿田典型的成矿类型之一.对该矿田白沙子岭锡矿床云英岩脉型锡矿脉中的石英进行了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的讨论.结果显示,矿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0±1 Ma,属于南岭地区中生代160-150 Ma时段成矿高峰期产物;成矿与大义山岩体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为该期岩浆晚期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679±0.00366,预示其成矿流体有幔源物质的参与,具有地壳和地幔混合流体的特征.
张晓军罗华吴志华范先旺熊俊杨杰牟金燚
关键词:RB-SR同位素二长花岗岩地质年代学矿床
湖南省祁阳县戴家岭矿区铅锌矿找矿方向及方法浅析被引量:1
2017年
戴家岭矿区位于衡阳盆地西南缘铅锌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中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区铅锌矿体按赋存层位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赋存于主干断裂破碎带中的铅锌矿体;第二类为赋存于主干断裂破碎带下部次一级裂隙带中的铅锌矿体;第三类为推测的矽卡岩型铅锌矿体。主干断裂破碎带下部的次级裂隙带是本区主要容矿空间,下一步要将找矿重点放在主干断裂破碎带下部次级裂隙带中,厘清次级裂隙带中铅锌矿体的含矿层厚度,同时加大对矿区深部矽卡岩型矿体的探索,应用钻探结合井中磁测等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查,以期取得找矿突破。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在该区开展的地质勘查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对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及方法提出几点建议,为后期该区域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刘海红吴志华王勇伍学恒周淼吴云辉
关键词:找矿方向找矿方法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勘查方法优化
2020年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位于湘南钨锡钼铋多金属成矿带东坡矿田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已有的地质矿产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矿区101、102、103号主矿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该类裂隙充填细脉带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在勘查过程中探矿工程布置的优化方法即①探矿工程不宜按每个矿带单独控制,应对整个赋矿层位进行整体控制;②应对含有毒砂、锡、钨细脉的岩性段进行连续取样化验,既可避免漏矿,又可以为将来工业指标调整后重新圈定矿体提供直接依据。
刘海红吴志华陆锡宏覃庆欢
关键词:勘查方法
砷在金属矿山中的赋存形态及迁移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金属矿山在采矿、选矿、冶炼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矿山酸性废水(acid mine drainage,简称AMD)所带来的砷污染是最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之一。总结了砷在金属矿山中的赋存形态及其在不同矿物中活化、迁移的化学过程和形态转化规律,认为:①黄铁矿和毒砂是金属矿山中最普遍的含砷矿物;②砷随着原生矿物的氧化溶解活化出来,在AMD中主要以砷酸盐和亚砷酸盐的形态存在,其中亚砷酸盐的迁移性更强;③AMD中次生矿物(如黄钾铁钒、针铁矿、臭葱石等)吸附沉淀可以减缓砷的迁移速率、减少砷的迁移量但不能阻止砷的迁移。含砷矿物的次生氧化过程和次生矿物中砷的稳定能力研究可以对砷在矿山环境中迁移机制的深入理解和砷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张晓平吴志华陈佳木张晓军刘文浩王琳玲周淼齐宇彤吴云辉
关键词:赋存状态次生矿物金属矿山
湖南水口山多金属矿区废石堆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赋存形态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湖南水口山及周边是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龙王山金矿床是该区中部的一个重要金矿床.为调查该矿床废石堆污染状况、是否为周边环境的污染源、污染途径、重金属迁移能力和潜在的危害,对矿区FS17废石堆进行了自然淋滤水和24 m浅钻系统取样,开展重金属元素总量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污染评价,采用四步改良BCR提取法分析废石堆中8种重(类)金属元素(Pb、Zn、Cd、Cu、Cr、Ni、As和Fe)的赋存形态,并利用迁移指数量化废石堆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发现废石堆中Cd、Cu、Pb、As、Zn、Ni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且在垂向上分布极不均匀;其自然淋滤水样中重金属元素Cd、Ni、Zn、Cu也严重超标;废石堆浅层重金属元素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d>Ni≈Zn>Cu>Pb>As>Cr>Fe,深层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顺序为:Cd>Zn>Cu>Ni>Cr>Pb>As>Fe,浅层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性大于深层;说明该废石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是周围环境重要污染源,酸性废水排放为其释放污染元素的主要途径;Cd、Cu、Zn、Ni迁移能力强,是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元素;Pb、Ni、As的迁移性在深层明显降低,可以通过埋深来削弱其迁移性,而Cr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陈佳木吴志华刘文浩张晓军张晓平王琳玲周淼齐宇彤吴云辉
关键词:赋存形态
湖南祁阳地区铅锌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
2019年
近年来湖南祁阳地区在热液裂控型铅锌矿床勘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探明有留书塘、清水塘、石桥铺、戴家岭、草鱼塘等多个大中小型铅锌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岩体外接触断裂破碎带及板岩地层裂隙带中。前人在该地区开展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均是对单个已发现的矿床进行单独勘查,没有将各个矿床关联成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对留书塘、清水塘、戴家岭3个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解剖了湖南祁阳地区铅锌矿床特征,总结了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规律,认为该地区铅锌矿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首次提出了该地区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部分来自地层的概念,并将该地区铅锌矿体按赋存空间及成矿类型分为3类:第一类为断裂构造破碎带型铅锌矿体;第二类为裂隙充填型铅锌矿体;第三类为推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体。
刘海红吴志华周淼伍学恒吴云辉王勇
关键词:矿床特征找矿前景
湖南省留书塘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对湖南省留书塘铅锌矿床不同阶段矿石硫化物进行的S、Pb同位素研究表明,17件矿石样品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宽(δ34S=-12.8‰~4.6‰),具有地层有机硫(约-13‰)与岩浆硫(约5‰)混合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硫化物呈现出δ34S值逐渐升高、极差逐渐增大的演化趋势。最晚形成的重晶石矿石硫由地层硫酸盐提供。13件硫化物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627~18.942、15.670~15.804和38.366~38.912,平均值分别为18.747、15.705和38.614。与区内新元古界—寒武系基底、邻区湘南与铅锌矿相关的岩浆岩钾长石Pb同位素进行的对比表明,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深部岩浆岩,少部分可能来自于基底寒武纪地层。结合宏观地质特征分析,留书塘矿床可能是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其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特征。
程顺波吴志华刘重芃刘阿睢马丽艳卢友月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阶段同位素PB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