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施洞苗族服饰图腾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苗族服饰纹样,至今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图腾意象,其中"蝴蝶纹"是施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苗族图腾符号。以"蝴蝶"为母题的纹样造型丰富多变,被大量的运用在服饰中,是对"母亲"始祖和生殖崇拜的象征物,这与当地流传的"蝴蝶传说"以及《苗族古歌》中的"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形象相互呼应。服饰"蝴蝶"图腾纹样和《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形象,组成了对女性始祖崇拜的信仰体系。"蝴蝶"符号在施洞苗族地区尤其是女性群体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人类学意义,它促使女性完成了从个体到社会化"母亲"角色的转变,同时也加强了族群认同的意识,并且使刺绣和制衣工艺开始向专门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 王微刘锋叶亚军
- 关键词:苗族服饰《苗族古歌》教育人类学
- 论贵州麻山苗族丧葬仪式被引量:2
- 2016年
- 由于地域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贵州麻山苗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最突出的体现是其丧葬仪式。笔者将从时间过程、空间场域、主体表态3个方面理清麻山苗族丧葬仪式,并从功能论和"阈限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于麻山苗族丧葬仪式的认识和理解。
- 叶亚军王微
- 关键词:丧葬仪式人类学视角
- “亚鲁”的信仰——麻山苗族的文化适应研究
- 民谚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群体与个体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滋养和塑造。而文化作为人类生存构筑的意义之网,指导并协调着其中的社会行为逻辑,以生存智慧的制度性核心要素而存在。 贵州麻山苗族社会,以祖先“亚鲁...
- 叶亚军
- 关键词:文化适应
- 文献传递
- 徽州建筑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以安徽歙县许村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徽州的文化遗存类型丰富,极具地方特色。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许村是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当地有许多建筑文化遗存。目前徽州建筑文化遗存的保护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传统建筑损毁严重,二是地方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和适度开发建筑文化遗存应当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二是唤起人们守护文化传统的意识,三是做好古村落的社区营造工作,四是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王微叶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