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进气道
  • 4篇超声速
  • 4篇超声速进气道
  • 3篇马赫数
  • 3篇高马赫数
  • 2篇亚声速
  • 2篇仪器舱
  • 2篇支板
  • 2篇涡轮
  • 2篇下颌
  • 2篇进气道调节
  • 2篇可调进气道
  • 2篇空气涡轮
  • 2篇空气涡轮火箭...
  • 2篇火箭
  • 2篇火箭发动机
  • 2篇工作特性
  • 2篇喉部
  • 1篇电机
  • 1篇直流电机

机构

  • 7篇西安航天动力...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作者

  • 7篇刘轶
  • 4篇刘华
  • 3篇杨宝娥
  • 3篇朱向东
  • 3篇呼延霄
  • 2篇南向谊
  • 2篇王玉峰
  • 2篇吴宝元
  • 2篇梁俊龙
  • 1篇杨顺华
  • 1篇马元
  • 1篇李光熙

传媒

  • 2篇火箭推进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支板升降可调型下颌式超声速进气道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板升降可调型下颌式超声速进气道,主要解决现有超声速进气道的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不满足弹用进气道调节空间小、控制系统简单的问题。该支板升降可调型下颌式超声速进气道包括超声速进气道、升降支板、密封机构和作动机构...
刘华莫建伟杨宝娥梁俊龙刘轶王玉峰
文献传递
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热力过程及工作特性被引量:3
2022年
对空气涡轮火箭(Air Turbo Rocket,ATR)发动机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采用热力循环分析方法对ATR发动机热力过程和发生器温比、压气机压比、涡轮落压比等关键特征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单组元和双组元推进剂ATR发动机系统和性能仿真研究,将部分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ATR发动机的起动特性和高空特性的理论和试验对比研究表明,ATR发动机在马赫数0~4的爬升包线中能够提供较大的剩余推力,起动时间在5 s以内。这一显著特点,使其在与冲压发动机并联组合后,可以实现高、低速流道的快速切换,从而实现推力连续过度,为宽域组合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路线。最后总结分析了ATR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以及ATR发动机在应用方面的问题和思路。通过技术继承、拓展,ATR组合动力是构建新型临近空间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动力创新技术途径。
南向谊刘轶马元杨顺华马继承
关键词:热力过程工作特性
一种支板升降可调型下颌式超声速进气道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板升降可调型下颌式超声速进气道,主要解决现有超声速进气道的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不满足弹用进气道调节空间小、控制系统简单的问题。该支板升降可调型下颌式超声速进气道包括超声速进气道、升降支板、密封机构和作动机构...
刘华莫建伟杨宝娥梁俊龙刘轶王玉峰
基于Matlab/dSPACE的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实时仿真被引量:6
2015年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以下简称BLDCM)的控制算法一般采用嵌入式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其开发过程复杂,代码编写工作繁重,在电机控制器研制初期不利于提前进行控制算法的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开发的dSPACE实时仿真平台,无需代码编写,实时性好,控制算法开发周期短,能够很好的用于BLDCM控制原理的理解和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通过BLDCM的在线实时仿真,介绍了基于dSPACE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建立了基于BLDCM双闭环控制的仿真模型,利用ControlDesk软件进行了在线参数调试,实现了双闭环控制模型快速控制原型验证(RCP)。通过BLDCM的实时仿真,验证了BLDCM双闭环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性较好,电机转速控制稳态和动态性能较好,为BLDCM的控制算法提供研制依据,体现了Matlab/dSPACE仿真平台在控制器算法设计中的优越性。
朱向东呼延霄刘轶杨宝娥
关键词:DSPACE实时仿真
一种半膜翻转超声速可调进气道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膜翻转超声速可调进气道,主要解决现有超声速进气道的调节机构结构复杂,并且在调节前后进气道型面难以保持相对连续性的问题。该半膜翻转超声速可调进气道包括超声速进气道、囊式半膜翻转机构和增压系统;囊式半膜翻转机...
刘华吴宝元莫建伟朱向东刘轶呼延霄
文献传递
一种半膜翻转超声速可调进气道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膜翻转超声速可调进气道,主要解决现有超声速进气道的调节机构结构复杂,并且在调节前后进气道型面难以保持相对连续性的问题。该半膜翻转超声速可调进气道包括超声速进气道、囊式半膜翻转机构和增压系统;囊式半膜翻转机...
刘华吴宝元莫建伟朱向东刘轶呼延霄
ATR发动机高马赫数工作特性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空气涡轮火箭(ATR)发动机在高空高马赫数的工作特性开展了研究,建立了高马赫数下发动机与进排气系统一体化计算模型,开展了进气道、燃气发生器、燃烧室和尾喷管的匹配工作特性及影响分析。同时对ATR发动机在该工作状态下的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完成了高马赫数自由射流试验与流场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发动机高马赫数工作特性的正确性。综合内流场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结果分析认为ATR发动机在马赫数3.5时具有良好的性能,涡轮机对来流空气具有一定的增压作用,进气道工作状态稳定,始终处于起动状态,发动机的推力增益与仿真计算结果一致。
刘轶南向谊李光熙王祎
关键词: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工作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