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曼娜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体外抗菌
  • 1篇体外抗菌后效...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鳗鲡
  • 1篇抗菌
  • 1篇抗菌后效应
  • 1篇后效应
  • 1篇氟苯尼考
  • 1篇常见致病菌

机构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1篇刘宏伟
  • 1篇李忠琴
  • 1篇汪黎虹
  • 1篇关瑞章
  • 1篇骆曼娜

传媒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氟苯尼考对鳗鲡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对鳗鲡养殖中常见主要致病菌(肠杆菌B01、克雷伯氏菌B12、豚鼠气单胞菌B15和嗜水气单胞菌B2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氟苯尼考在0.5、1、2、4倍于各菌MIC时对鳗鲡致病菌株B01、B12、B15、B20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氟苯尼考在0.5、1、2、4倍MIC值时对鳗鲡致病菌株B01、B12、B15、B20均具有一定的PAE,且PAE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5-4倍MIC)呈剂量依赖关系,当药物浓度达4倍MIC时,PAE明显延长,分别为2.5±0.165、3.0±0.038、5.0±0.090和5.0±0.232h;氟苯尼考对B01、B12、B15、B20的PAE值在2倍MIC时差异较显著,在4倍MIC时对致病菌株B15和B20的PAE几乎无差异。相同浓度氟苯尼考对致病菌株B01和B12的PAE值明显低于B15和B20。结果提示在养殖鳗鲡病害防治中设计投药方案时,对常见致病菌B01、B12、B15和B20感染所造成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肝胆肿大等疾病,除了考虑药代动力学和MIC指标外,还需考虑PAE因素,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降低药物对鳗鲡的副作用及对其摄食量和生长的负面影响。
李忠琴关瑞章汪黎虹骆曼娜刘宏伟
关键词:氟苯尼考鳗鲡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抗菌后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