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凯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层
  • 1篇油层组
  • 1篇盆地
  • 1篇口盖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腹足
  • 1篇腹足类
  • 1篇长6油层组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层
  • 1篇储层特征

机构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作者

  • 2篇李文厚
  • 2篇马凯
  • 1篇李永项
  • 1篇李智超
  • 1篇李玉宏
  • 1篇刘小玉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西北地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华庆地区长6段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分析,研究了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孔渗特征及成岩作用。认为研究区长6储层发育三角洲前缘及深水浊积扇沉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上扇主沟道是储层分布的主要相带,主要发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粒间孔及长石溶孔是主要储集空间。孔喉分布表现为小孔微细喉,非均质性强;孔隙度平均为9.5%,渗透率平均为0.38×10-3μm2,为一套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研究区砂岩埋藏后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使孔隙大量消失、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特别是长石、岩屑及浊沸石溶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李兆雨李文厚刘小玉马凯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作用长6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渭河地区游河组腹足类口盖化石新发现被引量:4
2015年
渭河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包括甘肃、宁夏及陕西部分地区,新生代化石资料丰富.口盖作为我国陆相地层中广泛分布且类型丰富的化石,目前多报道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见于奥陶纪、白垩纪-古近纪地层,且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西部仅在西藏有所见及.随着近些年渭河地区工作的不断进展,在渭南沈河张家坡剖面发现大量口盖化石,主要产于上新统游河组下部地层,岩性以灰绿色、青灰色砂质泥岩及砂岩为主.由于岩性疏松、成岩作用弱,通过清水浸泡、80目筛子淘洗、筛选及稀盐酸处理,对比早期研究成果,根据其形态结构特征,鉴定出4属12种(Mirolaminatus,Assiminea,Parafossarulus和Pseudemmericia),其中包括8个新种,均为上新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腹足类口盖化石.简单归纳了口盖化石演化序列,指出腹足类口盖化石的大小及厚度不能作为口盖化石演化特征,且钙化的比角质的更进步.该化石的发现为腹足类动物群、上新统口盖化石研究及古环境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
李智超李永项李文厚李玉宏马凯高陆恒
关键词:腹足类口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