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波

作品数:4 被引量:158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茶叶
  • 2篇核磁
  • 2篇核磁共振
  • 2篇磁共振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色谱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康海宁
  • 4篇王小如
  • 4篇陈波
  • 3篇韩超
  • 1篇王凌
  • 1篇张巍
  • 1篇邓志威
  • 1篇陈军辉
  • 1篇杨妙峰

传媒

  • 2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MR指纹图谱与模式识别方法在食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6年
NMR指纹图谱与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在食物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功应用于食品的产地的区分,质量判定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考察等领域中.本文综述了近些年NMR指纹图谱与模式识别方法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陈波康海宁韩超王小如
关键词:核磁共振模式识别食物代谢组学
HPLC法测定茶叶水提液中五种儿茶素和咖啡碱及其用于茶叶分类的研究被引量:51
2007年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同时测定茶叶中(-)-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咖啡碱(caffeine)6种组分的分析方法,并采用聚类分析探讨以这6种活性成分为指标对茶叶进行分类的方法。采用C18柱,甲醇和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DAD双波长(210、278 nm)同时检测,采用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和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SI TOF-MS)双重定性。结果表明,各组分的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在210 nm对(-)-没食子儿茶素(GC)定量,278 nm对其它组分定量准确。该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已用于不同种类的33种实际茶叶样品的测定。以这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对33个红茶、黑茶、绿茶、乌龙茶样本进行合理分类,并能反映茶叶品质的差异。
康海宁陈波韩超陈军辉王小如
关键词:茶叶高效液相色谱儿茶素咖啡碱
利用矿质元素的测定数据判别茶叶的产地和品种被引量:60
2006年
应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考察了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29种茶叶中的Mg、A l、P、Ca、Cr、Mn、Fe、Co、N i、Cu、Zn、Sr和Pb共13种元素的含量。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来自江西、云南、广东和福建四个地区的茶叶进行了产地判别。对不同种类的茶叶(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也进行了区分,结果令人满意。茶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可做为茶叶产地判别的测量指标之一。
康海宁杨妙峰陈波韩超王凌王小如
关键词:茶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矿质元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茶叶的^1H NMR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9
2006年
用1H NMR分析测定35种从福建、云南、广州、江西等地采集及购买的不同种类的茶叶.检测出约20种物质,包括多种氨基酸、茶氨酸、多种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一些未知的儿茶素)、蔗糖、未知糖类、脂肪酸、咖啡因等.所得谱图经主成分分析,实现了不同种类的茶叶以及铁观音产地的区分,并且发现了引起区分的化学成分:红茶和黑茶与绿茶和乌龙茶相比,部分氨基酸和一些未知成分的含量较高,而儿茶素的含量较低;安溪西坪铁观音与安溪祥华和感德铁观音相比,部分氨基酸、咖啡因、EGCG、ECG以及一些未知成分的含量较高,而EC、EGC含量相对低.另外,谱图的聚类分析也显示了与主成分分析类似的结果.
陈波张巍康海宁邓志威王小如
关键词:核磁共振指纹图谱^1HNMR茶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