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心宇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电影
  • 2篇哲学
  • 2篇克尔凯郭尔
  • 1篇电影本体
  • 1篇电影本体论
  • 1篇电影空间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哲学人类学
  • 1篇生存论
  • 1篇生存论分析
  • 1篇他者
  • 1篇尼采
  • 1篇主奴辩证法
  • 1篇主体性
  • 1篇泯灭
  • 1篇维特根斯坦
  • 1篇物自身
  • 1篇先验
  • 1篇理学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陆心宇
  • 1篇孙向晨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哲学分析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皮平与海德格尔关于尼采之言诠释的差异--以后康德哲学为视角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上帝死了"这句话里,海德格尔与皮平关心的不是上帝而是人,不是永恒而是现代,不是信仰而是理性。对于尼采,海德格尔采取形而上学诠释,而皮平(Robert Pippin)则采取道德心理学诠释。两者有着相似的议程,即:他们都主张在语境中把尼采之言解读为关于现代性的隐喻。但是,这种相似性使得人容易忽视两者之间的根本分歧。海德格尔对上帝之死的解读最终指向理性之死,即:以理性为思想的最大敌人。在此,海德格尔实际上呼应着黑格尔在《信仰与知识》里借助"上帝之死"与"哲学之死"的隐喻提出的对康德式二分法的批判。但是,康德式理性的失败并非意味着理性本身的失败。海德格尔的推论可能太快了。相比之下,皮平的诠释在语境定位上与海德格尔有着一系列微妙而关键的差异。笔者试图在后康德哲学的视野里指出,这些语文学上的差异有着更为一般的哲学关怀,它展现着皮平对现代性和理性本身的乐观主义:现代性问题之和解还保留着一种历史的可能性,而理性是不死的。在这两种诠释之间,我们最终看到两条哲学之路的分野。
陆心宇
关键词:尼采
论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
2021年
本文探讨克尔凯郭尔作为心理学家的自识对其诠释的影响,阐述其独特的心理学概念与现代性问题之间的关联,并且在克氏语境中把现代性问题还原为关于主体性之有效性及其限度的反思。勃兰兑斯最早把克氏的哲学价值从基督教传统拓展到更一般的现代性问题,开拓了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诠释路径。克氏本人也经常把他的工作界定为心理学,但这并不同于现代心理学范式,而是"一种哲学人类学"和"关于人的可能性的现象学"。其对象为私人的、个体的、主观的生命体验,而其范式是一种以审美想象为方法的"实验"。对克氏而言,美学是指在个体生存之具体性中追寻抽象理念的可见性。克氏的心理学与现代性问题之间有三种主要的关联,即:作为心理学对象的传记经验、对生存的审美探究、选择与主体性问题。作为心理学对象,克氏的忧郁在浪漫派的语境下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能指,在个体的生存经验中展现着自由的否定性及其揭示的主体所内蕴的虚无主义。作为心理学家,克氏诉诸诗学的建构探寻理念的可见性。在《恐惧的概念》中,选择是其心理学实验的重要主题之一,他通过对选择的生存论分析来建构、揭示作为现代性原则的自由所蕴含的内在局限性。克氏的心理学家是主体思想家,主体思想家的任务是在实存中理解自身。借助审美想象的方法,克氏为个体生命实践赋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潜质。而对他而言,苏格拉底正是这样的个体,而这种思想方法在渊源上是苏格拉底式的。
陆心宇
关键词:哲学人类学主体性
论电影空间中的本土性与现代性之关系——以贝赫·泽特林的后南方电影为参照
2021年
本土性是电影空间之中超越性的现实源泉:一种对在世界之中的存在的真实反思,不能是抽象的,而须是本土场域里发生的。作为创作材质的南方性构成了贝赫·泽特林的电影神话学的意义源泉。泽特林的后南方电影对南方本土性的抽象化塑造了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多重的美学反思,即在浪漫化的视野中呈现被边缘化的他者的生命力。电影的超越性把现实的他者性时间化以抵抗异化的未来性。在电影空间中从本土性到超越性的转变之意涵正在于塑造作为历史抽象物的美学能指。
陆心宇
关键词:电影空间本土性
现代性不是泯灭自身的传统——孙向晨教授访谈
2017年
孙教授,您好!一般而言,博士论文完稿是学者生涯的起点,它是学生生活的完成,也是专业研究的开端。能从这点开始谈谈您的治学经历么?我把研究莱维纳斯的书命名为《面对他者》,部分地带有这种思想历程的标记。我本科时代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问题的研究.涉及他人之心(othermind)的问题,硕士论文则专注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主奴辩证法,博士论文则是关于莱维纳斯的研究。按照学科建制的看法,它们分属完全不同的学术领域:
孙向晨陆心宇
关键词:博士论文莱维纳斯维特根斯坦主奴辩证法
论婚姻中尊重与爱的关系——以康德、黑格尔与克尔凯郭尔为参照被引量:4
2018年
康德视婚姻为异性个体为终身占有彼此的身体而订立的契约。黑格尔反对康德以契约论理解婚姻,并主张婚姻是以爱为实质的伦理实体。黑格尔的批判有更深意蕴:婚姻和国家都不可还原为契约关系,因为它们是伦理生活。分歧源于两者对规范性的理解,即道德(Moralitt)与伦理(Sittlichkeit)之别。尽管看似"粗鲁",康德的婚姻-契约论的主旨是把性关系纳入法的范畴,以抵消在性关系中把他人之人格物化为手段的倾向。康德婚姻观的合理性在于突出"尊重"。在黑格尔那里,婚姻的本质是"具有权利性质的伦理的爱"(die rechtlich sittliche Liebe),并且强调爱是现代婚姻里"唯一重要的因素"。婚姻之爱的本质是通过两个个体的主观的精神的统一形成客观的伦理的纽带。黑格尔与康德的婚姻观之分歧源于如何理解爱的道德地位,以及爱的义务本身如何可能?作为伦理概念,婚姻的实体性在于建构家庭与生育这两个方面。对黑格尔来说,婚姻之爱并非指向与自我面对面的"这一个",而指向在共同体结构中的"某一个"。他人的个体性之失落是黑格尔婚姻观乃至伦理概念的的阿基里斯之踵。在婚姻观上,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构成了捍卫伦理生活的同盟,强调婚姻之爱是作为义务的爱。但是,他试图以内在目的论强调婚姻,婚姻并非任何外在目的的手段。婚姻之审美性在于这种无目的性,而它的本质在于避免使得他人降格为唯我论(solipsismus)的手段。这就违背了人是目的,从而是"非道德的"(usdeligt)。在这点上,克尔凯郭尔寻求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合题,美之于婚姻的重要性是:尊重他人为目的本身。
陆心宇
关键词:婚姻伦理生活
论康德的建构性与范导性之划分被引量:1
2019年
建构性与范导性之划分表明:对于理念X,"X存在"并非"X有意义"的必要条件;X之意义是启迪实践,而非断言事实。在自然科学中,整体自然观与目的论都是范导性的理念,它们激励着人们在经验研究中提出假说和实验,具体地为自然寻求统一和完整的解释。在道德实践中,理念激励着人们去遵循道德法则,就好像理念存在似的。在形而上学中,在建构性与范导性之间的混淆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先验幻相。在超验领域,理性之建构性原则失败了,但是范导性的原则继续承担着表象之根基(作为物自身)与实践之指引(作为理想)的双重作用。可以说,在康德的建构性—范导性之划分里留存着一种现代的希望:理性是不死的。
陆心宇
关键词:物自身
雨果·闵斯特伯格的电影本体论与隔绝美学——作为电影哲学的开端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试论述闵斯特伯格的电影心理学为一种基于康德主义的电影本体论。闵氏借助一种主体主义的认知框架来界定电影表象的本质元素。其电影心理学与隔绝美学的理论框架源于康德主义。对于闵氏而言,电影表象在本质上是心灵的图像。这种主体主义确立了一种电影—心灵的类比,苏格拉底式的理想"认识你自己"成为了电影空间之审美建构的第一原则。闵氏的电影"心理学"堪称电影本体论的雏形,属于电影哲学的范畴。
陆心宇
关键词:康德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