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景海

作品数:39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理学
  • 10篇电子电信
  • 10篇核科学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X射线
  • 11篇射线
  • 9篇值模拟
  • 8篇电缆
  • 8篇数值模拟
  • 7篇电磁
  • 5篇电磁脉冲
  • 4篇粒子输运
  • 3篇电路
  • 3篇振荡
  • 3篇直流
  • 3篇瞬态响应
  • 3篇天线
  • 3篇轫致辐射
  • 3篇蒙特卡罗
  • 3篇波形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等效
  • 2篇电流
  • 2篇电子系统

机构

  • 39篇西北核技术研...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9篇郭景海
  • 36篇吴伟
  • 34篇程引会
  • 33篇赵墨
  • 33篇李进玺
  • 32篇马良
  • 21篇刘逸飞
  • 13篇周辉
  • 3篇来定国
  • 2篇聂鑫
  • 2篇胡淑玲
  • 2篇申胜平
  • 1篇李宝忠
  • 1篇朱梦
  • 1篇王海洋
  • 1篇邱孟通
  • 1篇吴刚
  • 1篇程二威
  • 1篇陈永光
  • 1篇谢霖燊

传媒

  • 10篇现代应用物理
  • 9篇强激光与粒子...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核电子学与探...
  • 3篇太赫兹科学与...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脉冲电场测量技术研究综述
2024年
宽频带大动态范围的脉冲电场测量是电磁脉冲效应、防护以及电磁兼容等相关领域的一项共性基础技术,在过去50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发展出不同手段的测量技术。无源微分(D-dot)测量传感器带宽相对较高,但尺寸较大、集成度低;有源光纤测量系统最大测量带宽约为1 GHz,尺寸相对较小、集成度高、实用性强。集成光学传感器作为一种带宽宽、体积小的无源传感器,各国均有研究。本文主要回顾上述几种脉冲电场测量技术近期研究进展,并结合发展现状分析脉冲电场测量技术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聂鑫石跃武刘逸飞郭景海苗建国马良王伟吴伟
关键词:脉冲电场电场传感器测量技术
带状电缆的直流X射线辐照响应被引量:1
2014年
对真空环境下带状电缆模型直流X射线辐照响应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研制了电缆直流X射线辐照实验系统;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软件计算了直流X光机产生的X射线能谱、通量等参数;建立了带状电缆X射线辐照响应一维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包括电缆导体与介质层间隙和介质层电导率模型。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状电缆模型的直流X射线辐照响应电流波形,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一定的电缆导体与介质层间隙大小假设条件下,采用带状电缆X射线辐照响应计算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在波形特征和绝对幅度方面比较接近,说明了利用该模型描述电缆直流X射线辐照响应具有其合理性。
马良周辉程引会吴伟李进玺赵墨郭景海
关键词:带状电缆蒙特卡罗
电磁脉冲辐射波模拟器双锥-平面线栅天线场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21年
双锥-平面线栅结构的水平极化辐射波天线对辐射场半宽影响较小且架设方便、易于维护,掌握该型天线场分布规律是确定模拟器场均匀区、开展电磁脉冲效应实验的前提。利用天线理论研究双锥-平面线栅天线的场分布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际天线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天线结构和激励电压确定的条件下,双锥中心正下方辐射电场极化分量仅与测点到源的距离相关,二者呈反比;Oxz平面内以双锥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任意一点辐射电场极化分量的幅值相等,并在同一时刻达到峰值;Oxz平面内同一水平线上的测点总辐射场幅值相等,方向沿测点所在圆弧的切线方向;各辐射场分量关于Oxz平面和Oyz平面对称分布;对于实际模拟器,地面反射会使辐射场波形下降沿陡降,导致地面附近辐射场半宽变小;线栅极板会影响附近的场分布,且极板外侧4个角点处的反射相对较强,其他位置辐射场分布与理论分析一致。
肖晶吴刚王海洋王海洋程乐谢霖燊
关键词:电磁脉冲电磁场数值模拟
强流二极管产生大面积脉冲X射线参数计算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二极管的电压电流波形计算了电子束参数,建立了串级二极管和四路并联二极管阳极靶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模型,给出了两种情况下轫致辐射X射线场参数。结果表明:阳极靶厚度增加时,轫致辐射X射线平均能量增大,而能量转换效率先增大,后减小;距离串级二极管和四路并联二极管阳极靶5cm位置处,X射线注量分别为76.50,3.74mJ/cm2;光子平均能量分别为81.13,60.77keV;半径为12cm的圆面上,串级二极管X射线剂量呈马鞍形分布,均匀性为1.70∶1;边长为52cm的正方形平面上,四路并联二极管X射线剂量均匀性小于6.30∶1;电子束轫致辐射转换效率分别为0.29%,0.32%。
李进玺吴伟来定国程引会马良赵墨郭景海周辉
关键词:X射线源蒙特卡罗方法
电缆X射线辐射感应电导率引起的非线性效应
2016年
对电缆X射线辐照非线性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电缆X射线辐照的物理过程,针对同轴电缆和屏蔽多导体电缆,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二维电缆模型诺顿等效电流源计算方法,着重描述了二维模型下电缆介质辐射感应电导率效应求解方法,模拟了电缆X射线辐照非线性效应,给出了诺顿等效电流源非线性响应规律,并依据物理过程进行了合理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由于辐射感应电导率的存在,随着X射线注量的增加,电缆响应幅度会存在明显的饱和现象。对特定类型的电缆,响应电流随着X射线注量增加,依次出现3个时间位置不同的电流峰值。
马良周辉郭景海吴伟程引会李进玺赵墨刘逸飞
关键词:电缆数值模拟
高空电磁脉冲环境计算中的自洽方法被引量:5
2017年
高空电磁脉冲环境计算中包含自洽过程,康普顿电流既是产生电磁脉冲的源项,同时又受电场的影响.本文从一维模型出发,经过合理近似,推导出康普顿电流与本地电场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等效电导率的概念,将该自洽过程加入到原有计算模型中.利用粒子模拟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推导出的康普顿电流和电场关系进行验证.最后给出一个考虑自洽过程的高空电磁脉冲算例.
程引会李进玺马良郭景海赵墨吴伟
关键词:电磁脉冲数值模拟
电磁脉冲微分测量信号的数值积分被引量:3
2016年
电磁脉冲(EMP)探测器测量结果为微分信号的情况下,需要将测量信号进行积分。测量信号中的噪声在数值积分被放大,产生的累积误差会引起波形的严重失真。同时,由于被测信号上升沿与下降沿宽度不一致,测量到的微分信号正、负峰值以及脉冲宽度不对称,采取消除一次趋势项的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积分信号的线性趋势。本文结合脉冲电磁场的微分测量结果,在分析了误差传递规律和被测信号特征的基础上,应用信号微调的方法对数值积分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积分结果消除了线性趋势,能够反映出被测信号的基本特征,为高斯脉冲、方波的微分信号的数值积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
李进玺郭景海赵墨刘逸飞吴伟
关键词:电磁脉冲数值积分
直流X射线模拟电缆X射线响应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对电缆X射线辐照响应的机理和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缆直流和脉冲X射线辐照响应的异同。建立了带状电缆X射线辐照响应一维计算模型,该模型包含电缆屏蔽层和介质层间隙、介质层瞬态辐射感应电导率等计算模型,模拟了带状电缆直流和脉冲X射线辐照电流响应。模拟结果表明,在X射线注量相同的条件下,电缆直流和方波脉冲X射线响应具有类似的波形特征及相同的间隙电压。因此,在该计算模型描述的电缆X射线辐照响应机制下,可利用直流X射线开展相应的脉冲X射线辐照响应机制模拟。
马良周辉程引会吴伟李进玺赵墨郭景海
关键词:电缆
电子束与复合靶作用后辐射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4年
建立了复合靶的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模型,以"闪光二号"加速器为电子束源,模拟了电子和光子在不同材料中的输运规律,研究了钽和聚乙烯组成的复合阳极靶对辐射X射线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钽厚度的增加,辐射X射线平均能量增大,能量转换效率先增大后减小;聚乙烯可明显减小辐射场中的电子份额。当钽和聚乙烯的厚度分别取20μm、3mm时,辐射场中平均光子能量为102.68keV;光子总能量为88.62J,远大于电子总能量0.02J;X射线能量转换效率为0.57%。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条件设计了复合靶,计算和测得的X射线平均能量分别为108和121keV,二者符合得较好。
李进玺吴伟来定国程引会马良赵墨郭景海周辉
关键词:粒子输运轫致辐射X射线
系统电磁脉冲空间电荷层振荡特性理论
2016年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给出了发射电子为单能条件下系统电磁脉冲(SGEMP)空间电荷层振荡特性的解析求解方法,得到了空间电荷层的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度的解析式,其结果与用等离子体理论求解得到的结果一致。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进一步认识发射电子为单能条件下SGEMP中的空间电荷层问题,该问题可以分别用电磁场理论和等离子体理论处理。
郭景海吴伟李进玺马良赵墨刘逸飞程引会
关键词:等离子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