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华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胃管
  • 1篇胃管喂养
  • 1篇吸吮
  • 1篇非营养性吸吮
  • 1篇抚触
  • 1篇产儿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郭晓清
  • 1篇蒲秀红
  • 1篇谭焱兰
  • 1篇李茜
  • 1篇安涛
  • 1篇王航雁
  • 1篇邱萌
  • 1篇王静
  • 1篇李鸿雁
  • 1篇许丽华
  • 1篇郭娜
  • 1篇李媛媛

传媒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干预早产儿胃管喂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两种干预方式在早产儿胃管喂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生后即给予鼻胃管喂养,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常规喂养组,干预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的情况下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胎便持续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天数、胃管留置时间、经口喂养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胎便持续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天数、胃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不耐受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并发症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居首位,常规喂养组发生率为44.1%,干预组发生率为1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喂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两种干预方式在早产儿喂养中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安涛王航雁郭晓清王静蒲秀红李茜邱萌吴琼谭焱兰李鸿雁李媛媛郭娜许丽华
关键词: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抚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