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飞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养分
  • 1篇养分释放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酶活性
  • 1篇化感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篇张晓曦
  • 1篇刘增文
  • 1篇谢博
  • 1篇石飞
  • 1篇王博雅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林下药材植物淋出物对太白杨枯落物分解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林下种植药材植物是提高林地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然而药材植物淋出物是否会对林木枯落物分解和土壤产生化感影响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林药复合模式的关键。以秦岭山区典型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林以及9种常见林下药材植物为对象,通过以药材植物茎叶淋出物(水浸提法)喷浇林木枯落物的分解模拟试验,研究了药材植物淋出物对太白杨枯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土壤酶活性的潜在化感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浸提液处理后太白杨枯落物分解周转期和半衰期分别延长了230%和29%,薄荷(Mentha haplocalyx)处理后分解周转期和半衰期分别延长了67%和23%,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处理后分解周转期和半衰期分别延长了120%和34%;且这3种药材植物对太白杨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C、N、P、K、Cu、Zn和Mn)释放和土壤酶(蔗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太白杨林下应该尽量避免种植蒲公英、薄荷和鱼腥草,或者通过降低套种密度来减少药材植物的化感影响。
卢玉鹏许纪元张晓曦王博雅谢博石飞刘增文
关键词:养分释放土壤酶活性化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