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诗文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变
  • 1篇悬沙
  • 1篇悬沙输运
  • 1篇输运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篇范奉鑫
  • 1篇马小川
  • 1篇阎军
  • 1篇王诗文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北部湾南部海域近底悬沙输运及地貌演变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1个海洋沉积动力过程原位监测系统在北部湾南部浅海陆架海域采集了18个潮周期的波浪、潮流、悬浮沉积物浓度、底床变化数据,分析了悬沙浓度变化特征,计算了近底悬沙通量并分析了潮流和波浪对底床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近底悬沙浓度的变化主要受水位波动、潮流的共同影响,波浪作用较弱;悬沙浓度的异常高值可能是上游沙波表面的泥沙滑落沉降所致;观测期间悬沙通量的波动规律与近底潮流速度变化一致,潮周期和涨落潮之间的悬沙通量有显著差别;在潮流作用下观测期间悬沙向西的净输运量约为15 158kg/m,向北净悬沙通量为2 934kg/m,东西向净通量远大于南北向净通量;近东西向波谷地形对南北向悬沙输运的限制作用可能导致了输运通量的显著差异;底床高程的变化在潮周期之间有差异,变化值在0.8~16.7cm之间波动,厘米级底床高程的快速变化主要是由潮流流速的大小及往复潮流的不对称性造成的。这种变化可能与沙纹的运移有关,沉积物向下游方向的运移以及沙纹剖面形态的改变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底床高程的变化特点。
马小川阎军范奉鑫王诗文姚平
关键词:悬沙地貌演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