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纳米
  • 1篇乙二胺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乳液聚合法
  • 1篇疏水
  • 1篇疏水改性
  • 1篇水性
  • 1篇水性聚氨酯
  • 1篇水性聚氨酯涂...
  • 1篇涂料
  • 1篇涂膜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纳米二氧化硅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聚氨酯
  • 1篇聚氨酯涂料
  • 1篇聚丙烯
  • 1篇聚丙烯酸

机构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周宏伟
  • 3篇易英
  • 3篇黄畴
  • 3篇王丽
  • 1篇何栋

传媒

  • 2篇材料保护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SiO_2纳米复合材料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避免传统乳化剂在丙烯酸酯乳胶膜中残留导致产品光泽性和耐水性变差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弊端,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亲水性纳米SiO_2进行改性,使其亲水亲油性相当,从而代替聚丙烯酸酯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传统乳化剂,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Nano-SiO_2杂化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粒径和Zeta电位测试,力学性能、吸水性测试,TEM、XRD以及热重分析对复合乳液及乳胶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疏水改性后的纳米SiO_2能够取代传统乳化剂稳定乳液,且随着SiO_2含量从0增加至2.0%,乳化能力不断增强,复合乳液平均粒径由526.5 nm降低至352.7 nm;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从331.7℃增加到343.6℃,拉伸强度从8.39 MPa增加至21.68 MPa,断裂伸长率从103.12%降低至50.54%,吸水率从16.884%下降至9.017%;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等综合性能得到一定提高。
蒋文远周宏伟王丽廖健洪黄畴易英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改性及其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作用被引量:18
2016年
为了探究固体粒子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L-赖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纳米SiO2粒子,并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将经过HMDS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出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仪、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TIR、TG-DSC、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电导率仪分别对纳米SiO2的制备、表面改性和Pickering乳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粒径小且形貌均一的硅球,具有疏水性的三甲基硅基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的表面;不同纳米SiO2浓度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发现随着SiO2浓度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乳液液滴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油水比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发现随着油相体积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呈现增大的趋势。
王丽周宏伟蒋文远黄畴易英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功能材料
乙二胺对聚醚聚酯混合型水性聚氨酯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克服单一聚醚或聚酯型聚氨酯的缺点,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混合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混合异氰酸酯,加入不同含量的扩链剂乙二胺(EDA),合成了一系列聚醚聚酯混合型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粒径和Zeta电位测试、吸水性和表面接触角测试、力学性能以及热失重分析对乳液及WPU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DA含量对WPU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DA含量的增加,聚氨酯分子氢键化能力增强,WPU乳液黏度和Zeta电位降低,乳液平均粒径增大且粒径分布范围变宽,WPU膜拉伸强度增强而断裂伸长率减小,WPU膜吸水性增加,耐水性下降,热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周宏伟何栋蒋文远王丽黄畴易英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乙二胺热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