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秋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抑郁
  • 4篇电针
  • 4篇针刺
  • 4篇慢性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穴位
  • 3篇血清
  • 3篇抑郁症
  • 3篇应激
  • 3篇应激抑郁
  • 3篇慢性应激
  • 3篇慢性应激抑郁
  • 3篇敏化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氧化应激
  • 2篇针灸
  • 2篇针灸治疗
  • 2篇鼠血清
  • 2篇灸治

机构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16篇牟秋杰
  • 13篇李志刚
  • 10篇刘俊彤
  • 9篇杨利娟
  • 6篇李昱颉
  • 5篇嵇波
  • 4篇曹瑾
  • 3篇姜婧
  • 3篇王顺
  • 3篇吕威
  • 2篇李可
  • 2篇赵国桢
  • 1篇王鑫
  • 1篇戴健

传媒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穴位敏化理论对放血疗法的临床指导意义被引量:11
2018年
穴位敏化在机体病理状态下普遍存在,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及表现形式,将穴位敏化理论作为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应用到放血疗法中,对疾病谱、放血工具、放血部位、放血时机及放血量等均具有临床指导作用,是对放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补充,扩大了放血疗法的主治范围、适应证及放血部位,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斯琴高娃牟秋杰赵江豪刘俊彤杨利娟李志刚
关键词:放血疗法
李志刚教授针刺敏化腧穴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0
2018年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李志刚教授创新性的将穴位敏化与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结合起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牟秋杰秦萍萍李昱颉刘俊彤赵江豪杨丽娟李志刚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针刺名医经验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天、应激第21天后进行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显著减少(P<0.01),大鼠探索能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西汀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明显升高(P<0.05),大鼠活动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降低,cGMP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cAMP含量增加,cGM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中枢cAMP、cGMP含量趋于平衡状态。
杨利娟赛音朝克图赵江豪牟秋杰刘俊彤景泉凯李可李志刚
关键词:海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电针对孕期饮食限制诱发宫内生长受限大鼠肺发育不良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电针母鼠"足三里"穴对孕期饮食限制诱发宫内生长受限(IUGR)子代大鼠肺发育不良的保护效应。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电针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大鼠从妊娠第10天至分娩期间,给予母鼠50%的饮食限制制备IUGR动物模型。对照电针组和模型电针组妊娠第10天至分娩期间,采用电针母鼠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在子代大鼠出生时测量其体质量,并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测量其体质量和肺质量,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其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代大鼠出生时体质量及出生后第21天体质量、肺质量、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PPARγ含量均降低(P<0.01),吸气峰值流速(PIF)值和吸气阻力(RI)值升高(P<0.01),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面积和肺泡间隔厚度增大,部分肺泡出现破裂、融合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电针组子代大鼠出生时体质量及出生后第21天体质量、肺质量、Cdyn和PPARγ含量均升高(P<0.01,P<0.05),PIF值和RI值降低(P<0.05),肺泡数量增多,肺泡面积和肺泡间隔厚度减小,肺泡破裂、融合程度有所改善。结论:电针母鼠"足三里"穴可能通过调控肺组织中PPARγ含量,防护饮食限制诱发的IUGR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牟秋杰嵇波赵国桢刘翼天戴健路雅雯Reiko SakuraiVirender Kumar Rehan谢亚娜张琴石天宇
关键词:宫内生长受限肺发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不同脑区cGMP含量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MDA和SOD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 d、应激2 d后进行开野试验、测量体质量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激21 d后,断头取脑,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海马、额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海马、额叶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和电针组均高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cGMP、MDA升高(P<0.01),SO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电针组海马和额叶组织的cGMP、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SOD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电针可降低模型大鼠不同脑区cGMP、MDA含量、升高SOD含量,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杨利娟赛音朝克图赵江豪牟秋杰刘俊彤景泉凯李可李志刚
关键词:抑郁慢性应激GMP氧化应激
“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针灸技术在中医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志刚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和科研的基础上总结出"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坚持以"通督"为手段,以"启神"为目的,通过实验室研究证明其可在一定程度改善AD模型实验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近年来本课题组从脑部海马神经元保护、PI3K/Akt信号、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海马脑血流量等方面进行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本团队用"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AD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阐述。
孙润权王鑫牟秋杰田会玲王顺李志刚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针刺
温针结合电针对卵巢早衰大鼠血清性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温针“关元”结合电针“三阴交”对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雷公藤多苷灌胃制备POF模型,并给予相应干预。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形态,ELISA测定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_(2)、AMH含量明显减少,FSH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卵巢组织IFN-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大鼠血清E_(2)、AMH含量明显增加,FSH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卵巢组织IFN-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L-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温针“关元”结合电针“三阴交”可调节POF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生殖内分泌环境,降低卵巢炎性反应。
张琴嵇波谢亚娜牟秋杰赵国桢徐塽刘翼天石天宇葛云鹏韩娜娜张靖宇刘玉婷
关键词:卵巢早衰关元三阴交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参与针刺调节抑郁症的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与环境、遗传、社会压力及个人心理等有关。近年来研究氧化应激和抑郁症的关系逐渐增多,表明氧化应激可能是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自由基产生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是氧化应激产生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脑中SOD的活性降低,NO、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高。针刺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传统疗法,可以调节体内自由基的动态平衡,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因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抑郁症等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氧化应激与抑郁症和针刺关系的发生发展与NO、MDA、SOD酶的表达和活性的关系作一综述介绍。
杨利娟李昱颉曹瑾刘俊彤赵江豪牟秋杰吕威景泉凯李志刚赛音朝克图
关键词:抑郁症氧化应激一氧化氮自由基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20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多因素、多机制类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的作用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A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质的异常表达、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调控线粒体自噬、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神经元保护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控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对AD的整体调控效应。深入探析针灸治疗AD的效应机制,揭示其深层作用原理,以期为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牟秋杰姜婧王鑫李昱颉田会玲王顺嵇波李志刚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表观遗传针灸
“通督启神”法电针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区COX-2、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通督启神"法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区COX-2、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7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以8只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DAB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COX-2、TGF-β_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COX-2、TGF-β_1表达含量。结果:药物组和电针组在隐蔽平台试验中逃避潜伏时间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占比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免疫组化DAB染色结果表明,药物组和电针组COX-2、TGF-β_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药物组和电针组COX-2、TGF-β_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能够提高APP/PS1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抑制海马区COX-2、TGF-β_1表达。
牟秋杰秦萍萍李昱颉赵江豪卢梦晗刘俊彤杨利娟李志刚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电针小鼠COX-2TGF-Β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