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预防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手术策略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手术策略。方法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480例腹股沟疝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0例,根据疝环大小及脐内侧襞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疝环直径≤1.5 cm,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疝环直径〉1.5 cm,若疝同侧脐内侧襞明显,则行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缝合覆盖内环口,若脐内侧襞不明显,则行双重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240例,全部行腹腔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实验组共修补疝323侧,对照组321侧。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2.1±7.4)min,对照组为(11.2±5.5)min;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实验组为2.6±1.8,对照组为2.3±1.7;实验组发生5例阴囊血肿,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8例阴囊血肿,无伤口感染病例发生。实验组1侧复发,复发率为0.31%,而对照组为4侧,复发率为1.25%;以上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疝环〉1.5 cm的患儿,实验组共修补疝128侧,对照组107侧,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4.2±6.2)min长于对照组的(11.5±4.8)min(P〈0.05);实验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为4侧,实验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疝环≤1.5 cm的患儿可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疝环〉1.5 cm的患儿,根据脐内侧襞情况行脐内侧襞缝合覆盖内环口或双重疝环结扎等方法加强疝环,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 黄惠陈新岐饶智潘磊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腹股沟疝复发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总医院喀什院区收治的60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乳房肿块切除术,研究组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乳房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患者术后VEGF水平更低、乳房外观满意度高,利于早期康复。
- 潘磊黄艺饶智谢燕霄依明·吐拉克肖瑶
- 关键词: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 C反应蛋白(CRP)水平、疼痛评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R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78%(8/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 黄惠陈新岐饶智潘磊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 胆囊淋巴结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定位标志作用初探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肿大淋巴结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大淋巴结与胆囊动脉、胆囊管及肝门板的位置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现明确淋巴结81例(81.0%),其中发现1个淋巴结76例(76.0%),发现多个淋巴结5例(5.0%);未发现明确淋巴结19例(19.0%)。76例发现单个肿大淋巴结的患者中,淋巴结位于胆囊动脉前支上方48例,位于胆囊动脉前支下方21例,紧邻胆囊动脉后支7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中转开腹3例。手术时间25~116 min、(43.0±6.5)min;术后住院时间2~6 d、(3.0±0.6)d;术后无胆汁漏、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淋巴结在胆囊三角内的位置相对固定,其可协助指引术者研判和解剖肝门区域各组织结构,对术中确认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及预防副损伤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 张伟耀饶智潘磊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胆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