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反传统的“寓言故事”——浅评毛姆短篇小说《蚂蚁与蚱蜢》
- 2019年
- 《蚂蚁与蚱蜢》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短篇小说。小说采取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通过阐述拉·封丹的寓言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结合乔治和汤姆两兄弟的故事,推翻了传统寓言赋予世人道德观念的权威性,并且借助乔治的种种表现揭露了人性的弱点。作品能够使读者在滑稽幽默的讽刺之下,重新审视传统寓言与人性之间的权衡交融。
- 徐晗李阳
- 关键词:毛姆短篇小说寓言
- 《孪生姐妹》中的战争道德罪责问题——以人物创伤后应激障碍之角度
- 2019年
- 《孪生姐妹》是荷兰当代畅销书女作家苔丝·德·罗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战争年代一对孪生姐妹经历了分离和战争的创伤后再度相逢的故事。战争罪责由集团和个人组成,具体划分为政治、法律和道德三方面,而道德罪责是区分战争主体,也就是区分集团和个人罪责的关键。各自身上尤其是妹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以及两姐妹的观点错位贯穿作品始终,究其根源是二人对于战争罪责中的道德责任问题认识和看法不一致,同时也体现出战争对普通个体和家庭的摧残与迫害。
- 李阳王霞
- 关键词:战争罪责创伤后应激障碍道德责任
- 毛姆《面纱》的形象学外部研究
- 2020年
- 比较文学形象学学科兴起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作家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研究,探究异国形象的创作过程及深层意义。英国作家毛姆因异域风情书写而闻名于世,他在《面纱》中所刻画的中国"他者"形象徘徊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从形象学外部研究视角来看,毛姆在作品中呈现的"他者"形象,与真实的中国无关。内在原因与毛姆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心理活动息息相关。
- 李阳
- 关键词:形象学异国形象《面纱》
- 法律与道德的博弈--论维克多·雨果《九三年》中的“公共场所”
- 2022年
- 维克多·雨果的《九三年》涉及大量环境描写,多处场所的设置使得故事更具空间感和层次感。无论是旺代叛乱的地点还是共和党对其镇压的场所,都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场所”,在这些公共场所中,表面上进行着两大阵营各自为夺取胜利所做出的努力,实则隐含了革命法律与人性道德之间暗潮汹涌的矛盾冲突。
- 王霞李阳
- 关键词:维克多·雨果《九三年》公共场所
- 中学教材解读策略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初中语文教材开始引入大量的文言文作为课文,掌握正确的教材解读方法,使用正确的教材解读策略尤为重要.本文即从文本的还原、文言常识的积累、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三个方面对文言文解读策略进行探究.
- 李阳
-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本作者情感
- 从平行研究的角度浅析爱玛和潘金莲的爱情悲剧
- 2019年
-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两位女性进行深入的剖析,从她们的异同出发,进一步分析在法国和中国当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导致二者爱情悲剧的原因。
- 李阳
- 关键词:潘金莲爱情悲剧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预设策略探究——以肖培东《山羊兹拉特》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高效的阅读教学对话离不开语文教师的精心预设。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掌握阅读教学对话的预设策略,努力打造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对话。以肖培东老师的《山羊兹拉特》课例为例,深入分析探究阅读教学对话的预设策略:宏观视阈包括科学预设,弹性预设及开放预设,微观视阈包括精心预设"主问题",巧妙预设分歧点以及预设等待与倾听的空间等策略。
- 叶穗李阳
-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预设
- 解读契诃夫《新娘》中娜嘉的心路历程与命运转折
- 2019年
-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于1903年创作完短篇小说《新娘》,采取简练的人物描写和情节设定,运用精准复杂的心理描写,讲述了以女主人公娜嘉为代表的俄国青年人为摆脱心灵空虚实现自我价值所做的尝试与努力。作者立足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以世俗生活和人物心灵空虚的表现为线索,探索主人公娜嘉的心路历程和命运转折。
- 李阳
- 关键词:契诃夫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