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旺旺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混凝土
  • 9篇活性粉末
  • 9篇活性粉末混凝...
  • 9篇粉末混凝土
  • 6篇普通混凝
  • 6篇普通混凝土
  • 5篇叠合
  • 5篇叠合梁
  • 4篇C-N
  • 3篇RP
  • 2篇地铁
  • 2篇盾构
  • 2篇盾构施工
  • 2篇载力
  • 2篇隧道
  • 2篇沉降
  • 2篇承载力
  • 1篇等效刚度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地表沉降分析

机构

  • 9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交通运输部

作者

  • 13篇李旺旺
  • 9篇季文玉
  • 1篇卢文良
  • 1篇朱力
  • 1篇罗华
  • 1篇韦宏鹄
  • 1篇熊慧中
  • 1篇安明喆
  • 1篇王平
  • 1篇闫志刚
  • 1篇王珏
  • 1篇王扬
  • 1篇李盈

传媒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桥梁建设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铁道学报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隧道建设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应力RPC-NC叠合梁弯曲疲劳性能试验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以中国铁路32 m跨度T型梁为原型,设计并制作了4根完全相同的缩尺模型RPC-NC叠合梁,其中1根梁进行静载试验另外3根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对试验梁在不同疲劳加载循环下的正截面应变分布、受压区NC应变变化、裂缝发展、疲劳挠度及刚度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疲劳加载后未发生疲劳破坏的叠合梁、未经历疲劳加载的叠合梁以及相同结构尺寸和配筋情况下的普通混凝土梁的静力弯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和普通混凝土适筋梁相同,RPC-NC叠合梁的疲劳破坏由非预应力纵筋疲劳断裂引起;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沿截面高度始终近似呈线性分布,RPC-NC叠合梁正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疲劳加载结束后,未发生破坏的RPC-NC叠合梁和疲劳加载前相比延性有所下降,但仍大于未经历疲劳加载的普通混凝土梁.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试验梁与疲劳加载循环次数有关的刚度退化公式,可为RPC-NC叠合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季文玉王珏李旺旺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弯曲疲劳试验
预应力RPC-NC叠合梁挠度试验及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为提高桥梁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出了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结构形式,并设计了10根预应力RPC-NC叠合模型梁和1根NC对照梁。试验研究了预应力度、RPC高度、NC等级等因素影响下叠合梁跨中挠度发展特性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叠合梁跨中挠度发展可分为开裂前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普通钢筋屈服后迅速增长阶段3个阶段。预应力度越高,开裂前弹性段越长,开裂后屈服和强化阶段的刚度下降越快。根据试验值对铁路桥规和混凝土规范中的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季文玉李旺旺过民龙王珏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等效刚度弯曲挠度
超浅埋大跨度连拱隧道下穿国道沉降控制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超浅埋大跨度连拱隧道下穿既有国道的施工方法比选分析,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施工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中导洞-双侧导洞法配合地层注浆加固的施工方法可以满足沉降要求,且保证了既有国道车流不中断,施工过程中拱部衬砌封闭成环时间是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本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熊慧中王平吕鑫李旺旺
关键词:超浅埋连拱隧道
轨道交通换乘通道客流状态的信息表现形式分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通过适宜的信息表现形式,对即将进入换乘通道的乘客发布换乘通道通行状态信息,以便引导乘客的理性换乘行为,从而缓解换乘通道拥堵的方法。在分析可能用于表示客流状态的信息表现形式基础上,针对某个典型换乘通道进行应用研究。
王扬李盈李旺旺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通道客流分布
预应力RPC-NC结合梁裂缝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结合梁的开裂性能,以铁路32m的T形梁为原型,制作10根RPC-NC结合梁和1根纯NC梁进行抗弯试验。对比分析试验梁的裂缝分布形态、裂缝间距及短期裂缝最大宽度,并在铁路规范的基础上推求适合于预应力RPC-NC结合梁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预应力度增大,RPC-NC结合梁裂缝分布的范围减小;RPC-NC结合梁的裂缝间距明显小于NC梁,RPC加入后裂缝更加密集,并伴随产生大量细小裂缝;RPC高度对于RPC-NC结合梁裂缝出现及稳定发展阶段影响很小,进入失稳扩展阶段后随着RPC高度的增加,RPC-NC结合梁裂缝宽度增长速率降低;纯NC梁裂缝进入稳定扩展阶段后的扩展速率和裂缝最大宽度都明显高于RPC-NC结合梁;在铁路规范中引入结合梁裂缝修正系数后,能合理计算RPC-NC结合梁短期裂缝宽度。
李旺旺季文玉
关键词:结合梁活性粉末混凝土模型试验
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过程声发射特性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钢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SF/RPC)复合材料的受弯破坏微观机制,对10根试验梁进行抗弯试验研究。基于声发射技术,采用宽频传感器对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和波形进行了采集。分析研究了SF/RPC材料的声发射特征参数,在对波形进行信号处理的基础上对波形频谱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传感器之间互相发射和接受信号,对SF/RPC材料的声发射波速进行了测定。同时与普通混凝土(NC)材料声发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作用下SF/RPC的撞击累计数远大于NC梁,声发射活跃性高于NC材料;预应力SF/RPC梁的声发射特征参数与NC梁有着明显区别,SF/RPC短上升时间段(<30μs)的声发射撞击平均比例为64.2%,明显高于NC的比例51.2%;SF/RPC材料波形频域特性也与NC材料明显不同;荷载作用前,SF/RPC材料内平均波速为4 342.8mm/s,NC材料内平均波速为2 337.7mm/s。通过引入Gutenberg-Richter理论,计算了声发射信号损伤参数(bI),对预应力SF/RPC损伤开裂过程与bI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本研究结果为有效识别SF/RPC材料的声发射特性提供试验依据。
季文玉李旺旺付尧卢文良朱力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发射抗弯试验
RPC-NC组合梁界面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为适应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桥梁使用性能的要求,设计12组共36个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双面剪切试件,进行剪切静载试验,研究RPC-NC组合梁界面的受力性能。研究表明:RPCNC剪切试件在自然粗糙状态下受剪破坏时的相对滑移量在1mm以下,说明RPC-NC组合梁的黏结界面破坏前的滑移量很小,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其抗剪承载力随NC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界面压应力的增加而大幅增加;试件的破坏形态在界面压力较小时为界面的突然断裂,且随界面压力的增大,试件破坏前的荷载—滑移量曲线的延性有所增加;RPC-NC组合界面在自然粗糙状态下的极限剪应力τ与混凝土抗拉强度ft及界面压力σn之间的关系可用Mohr-Coulomb准则描述,并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得到τ=0.41f_t+2.51σ_n。
季文玉过民龙李旺旺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抗剪承载力
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疲劳全过程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推广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对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疲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NC、RPC、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筋的疲劳损伤退化模型,结合分段线性法提出预应力RPC-NC叠合梁的疲劳全过程分析方法,并针对考虑RPC抗拉疲劳性能与否这2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为了验证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对2根预应力RPC-NC叠合梁进行等幅疲劳循环加载,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当不考虑RPC抗拉强度时,非预应力筋应力的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导致分析结果过于保守;在考虑RPC抗拉强度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预应力RPC-NC叠合梁的疲劳退化过程.
王珏季文玉李旺旺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叠合梁
北京昌平线二期地铁盾构侧穿桥梁沉降监测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盾构法施工不可避免会引起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沉降。为了研究盾构侧穿桥梁时对桥梁沉降变形的影响,以北京昌平二期工程盾构侧穿桥梁为例,采集桥桩和地表沉降变化数据,结合盾构推进土压和注浆量,分析桥桩及桥梁周边地表在不同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得出:1)当盾构低土压侧穿桥梁时,会引起桥梁横向的差异沉降;2)低注浆率穿越浅覆土层及不良填土层时,隧道正上方范围内的地表仍会发生隆起变形。因此,盾构侧穿时,必须保证合理土压和注浆率,防止桥梁发生断裂裂缝及穿越不良土层时出现地表冒浆。
李旺旺韦宏鹄
关键词:盾构施工沉降监测
加载方式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抗压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超高强度能有效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建设中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考虑实际工程中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的其中2种加载方式——全截面加载及核心混凝土加载,进行不同加载方式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种加载方式下试件的应力发展过程不一样,但极限状态时钢管切向应力均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纵向应力均接近0,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但套箍作用和刚度有一定的差异。讨论2种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试件的破坏机理、极限承载力公式及荷载变形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模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罗华季文玉闫志刚李旺旺
关键词: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加载方式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