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作品数:5 被引量:4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大田连作覆膜条件下,以大花生品种"山花108"为试验材料,以常规种植冬前免耕(MG)为对照,设冬前翻耕(FG)和越冬作物压青(YQ)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花生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YQ和FG处理明显促进连作花生的营养生长,YQ促进营养生长作用主要在生育前期,FG的作用主要在生育后期;与MG相比,YQ和FG均显著提高了连作花生叶面积指数、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了荚果和籽仁产量。与MG相比,YQ和FG荚果产量平均增加14.83%和8.30%,籽仁产量平均增加16.21%和5.22%,YQ的增产效果好于FG。从产量构成因素看,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连作花生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和果重。此外,YQ和FG较MG还显著增加了籽仁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O/L比值,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改善了花生品质。综合比较3种栽培方式,在覆膜栽培条件下,结合越冬作物压青对于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效果最优。 刘妍 刘兆新 何美娟 张倩 姚远 刘婷如 杨坚群 甄晓宇 栗鑫鑫 杨东清 李向东关键词:连作花生 栽培方式 生理特性 彩色花生种皮色泽变化及色素沉积规律 被引量:13 2015年 以白花生、黑花生,紫花生和粉红色花生为试验材料,利用色彩色差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生种皮形态变化及色素沉积过程,旨在明确花生种皮发育过程中种皮色泽和超分子结构变化及色素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彩色花生种皮色素沉积时间及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异,色素分布在花生种皮的1~2层表皮细胞内。紫花生和黑花生的亮度在果针入土25 d 前呈现下降趋势,随后处于平稳状态,在果针入土15~25d 发生颜色突变现象;白花生和普通花生的亮度变化不大。随着种皮的发育,黑花生种皮细胞内的色素物质逐渐累积并均匀分布在种皮细胞内;紫花生种皮细胞形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细胞被横向拉伸的现象,色素聚集在细胞壁周围;白花生种皮中含有微量色素;粉红色花生种皮色素环绕在细胞壁周围后均匀分布于细胞中,至成熟期,均匀分布的色素向细胞壁附着。 孙奇泽 高波 刘辰 孙莲强 顾学花 张倩 崔莎莎 李向东关键词:彩色花生 种皮 超分子结构 色素沉积 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选用早熟型大花生品系365-1为试验材料,研究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免耕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提高了籽仁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和花生单株结果数,降低了千克果数,并显著提高了产量。秸秆还田提高了籽仁的粗脂肪、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和花生双仁果率、单果重,对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免耕栽培对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不利。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结合地膜覆盖处理荚果产量最高,且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有所提高;免耕秸秆覆盖栽培作为保护性耕作方式,较秸秆还田露地栽培增产4.71%,粗脂肪含量最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高波 孙奇泽 刘辰 孙莲强 顾学花 崔莎莎 张倩 李向东关键词:夏直播花生 栽培方式 石灰氮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石灰氮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以缓解连作对花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不良影响,石灰氮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速效化肥。石灰氮促进了连作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提高了各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了连作花生的出苗率、单株结果数、果重和出仁率,明显增加了荚果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225kg/hm2石灰氮处理效果最好。 刘辰 孙奇泽 高波 孙莲强 顾学花 张倩 崔莎莎 李向东关键词:石灰氮 花生 连作 生理特性 播期对夏直播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5年 通过田间试验,以大花生品种(系)36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直播花生营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出苗率降低,主茎高变矮、侧枝长变短,分枝数、主茎绿叶数和饱果数减少,同时花生植株根、茎、叶以及饱果的干物质重呈下降趋势。夏直播花生早播有利于提高花针期和结荚期叶绿素含量,随播期的推迟,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Ⅱ逐渐下降。与6月5日相比,6月15日、20日、25日叶面积系数分别降低15.23%、17.26%、21.33%,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和出仁率逐渐降低,与6月5日早播相比,6月10日、15日、20日、25日荚果产量分别降低3.95%、17.29%、25.40%、29.67%。 张倩 崔莎莎 高波 刘辰 孙奇泽 姚远 李向东关键词:播期 夏直播花生 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