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顺
- 作品数:18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 静音拖车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音拖车,所述静音拖车用于进行轮胎声强测试,其中,所述静音拖车具有拖车基体,所述拖车基体具有拖车基体箱和在所述拖车基体箱的一侧与所述拖车基体箱连接的拖车基体杆,在所述拖车基体杆的一端处装配有拖车牵引机构,...
- 张成卫宋志顺付帅丁舒涛夏峰
- 文献传递
- 工作转速对不平衡量测试精度的影响研究
- 2020年
- 对旋转机械而言,其不平衡量控制至关重要,过大的不平衡量会导致一系列振动噪声问题,甚至引起客户抱怨。文章基于美国平衡技术公司(BTI)生产的硬支撑平衡机,对不平衡量的测试原理进行了介绍。应用振动力学相关理论,分析了系统共振对不平衡量测试结果精度和稳定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基于不平衡量测试系统传递函数,提出了避开共振区的风扇工作转速选取原则。
- 瞿晓荣宋志顺宋翔李闻涛
- 关键词:平衡机传递函数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布置的鲁棒性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基于实验设计方法,仿真分析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布置的鲁棒性。以某款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例,计算了悬置静刚度对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解耦率变化的贡献率,识别出了对悬置系统解耦布置影响较大的悬置静刚度参数。算例结果表明,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解耦率的变化是多个刚度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悬置系统三个平动方向的固有频率和解耦率受刚度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小,三个转动方向的固有频率和解耦率受刚度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大。该方法为设计解耦布置优良、稳健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 吴杰上官文斌唐静宋志顺黄振磊
- 关键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鲁棒性
- 发动机冷却模块整车匹配中的振动噪声研究
- 基于整车对发动机冷却模块(CRFM)引起的结构振动、噪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CRFM的主要激振源和传递路径.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该模块的匹配要点.最后,又结合车辆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案例,阐述了CRFM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为...
- 卢玉东施杰瞿晓荣宋志顺
-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振动噪声
- 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支架、声强测试探头和探头安装架;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两条纵梁、滑动板、悬臂板和螺杆;其中,滑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待测轮胎的中心轴系连接的连接件;滑动板组装在两条纵梁之间,并通过紧固件...
- 夏峰宋志顺丁舒涛付帅王秀峰马俊杰瞿晓荣
- 文献传递
- 汽车发动机自动启动过程振动分析及控制
- 2020年
- 自动启停技术的应用,有效节省了汽车怠速工况的燃油消耗。为确保发动机在自动启动与停机过程中,车内的振动与声学性能能够满足客户要求,文章通过测试和分析某款三缸横置发动机启动过程中车内座椅的振动,通过缩短发动机启动时间,有效降低了启动过程中车内座椅的振动;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启动过程中车内座椅振动的思路,为汽车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的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 宋志顺付帅
- 关键词:三缸发动机自动启动振动控制
-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 本文对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室内、外通过噪声测量存在的差异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静音光头轮胎及其附加声学装置最小化室内轮胎噪声,从而获取室内情况下的动力总成和进排气噪声,自由滚动轮胎噪声和轮胎牵引扭矩噪声均可在室外获...
- 王秀峰罗苏健宋志顺
- 文献传递
- 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动态特性的实测与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设计并制造了不同类型的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试件,对其动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了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的用途,建立了不同类型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的集总参数模型,给出了其动刚度、滞后角的计算方法和滞后角峰值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的动态特性,并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文中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对被动式液阻悬置和半主动式液阻悬置的设计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 上官文斌宋志顺张云清蒋开洪徐驰
- 关键词:动态特性液阻悬置
- 声学材料测量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声学材料测量装置。声学材料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托板,用于承载待测声学材料;设置在所述托板下方的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待测声学材料的重量;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方的导轨;以及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
- 付帅宋志顺
- 文献传递
- 车辆起燃工况发动机增压器同步噪声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通过研究某车型起燃工况的发动机啸叫问题,分析了增压器同步噪声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转子动平衡G1限值控制对增压器同步噪声的影响。基于增压器角动量守恒方程,使用GT-Power搭建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分析了起燃工况点火提前角、VVT角度以及发电机负载优化等标定参数对增压器转速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优化起燃工况发动机标定参数可有效降低增压器转速,进而避免增压器工作在G1极值的转速区间,能显著改善增压器同步噪声问题。
- 宋志顺付帅
- 关键词:增压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