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向葵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景观
  • 3篇城市
  • 2篇景观再生
  • 1篇大众
  • 1篇大众需求
  • 1篇地块
  • 1篇需求层次论
  • 1篇遗产
  • 1篇宜居
  • 1篇宜居城市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修复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模式
  • 1篇土楼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遗产
  • 1篇物质文化
  • 1篇物质文化遗产
  • 1篇教学

机构

  • 5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工商职业...

作者

  • 5篇吴向葵
  • 1篇高峰

传媒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铜陵学院学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城市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需求层次论下宜居型城市的开放空间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提示我们,大众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需求也具有层次性,这将对城市开放空间的构建产生导向作用。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城市要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完善城市步行空间系统和拓展整体的绿色开放空间,由此形成宜居型的城市开放空间格局。
吴向葵
关键词:宜居城市大众需求
基于城市更新理念的棕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以安徽省无为县泰山头地块为例
2023年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推进的阶段,挖掘和改造城市棕地已成为城市更新的研究重点。文章梳理了城市更新和棕地的概念,分析了当前棕地改造的现状,进而从政策法规、人文环境、生态建设和公众需求等方面构建了基于城市更新理念的棕地景观再生设计的框架体系,最后以无为县泰山头地块棕地景观再生设计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由此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吴向葵卢明慧
关键词:城市更新景观再生
环境设计专业“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7
2021年
通过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和内部升华,分析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特征。针对实践教学的综合性—情境性的矩阵,以图表形式阐述专业竞赛的优势和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完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实践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实施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师生激励机制以及赛后经验总结等方面分析“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吴向葵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空间再生设计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以福建土楼为研究对象,对土楼建筑的景观化再生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土楼的景观化元素进行提取与梳理,分析城市景观与土楼建筑空间融合的交叉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解读-土楼元素提炼-景观空间结构重组-融合创新"为脉络的景观再生设计模式.
吴向葵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城市棕地景观再生的生态修复型策略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泰山头片区为例被引量:8
2022年
棕地生态修复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和空间格局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实践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城市棕地景观生态修复的3种类型与策略。并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泰山头片区为例,从植被修复、沿河岸线生态栖息地修复、水体修复、生态海绵技术修复等4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与路径,从景观规划视角为城市棕地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吴向葵高峰
关键词:景观再生生态修复生态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