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倩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被
  • 2篇生态恢复
  • 2篇石漠化
  • 2篇土壤
  • 2篇不同植被
  • 1篇秀珍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成分分析
  • 1篇有机质
  • 1篇栽培
  • 1篇植被类型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土壤脲酶
  • 1篇土壤脲酶活性
  • 1篇平菇
  • 1篇脲酶
  • 1篇脲酶活性
  • 1篇栗苞

机构

  • 3篇河池学院

作者

  • 3篇覃勇荣
  • 3篇刘倩
  • 2篇刘旭辉
  • 2篇潘振兴
  • 2篇张康
  • 1篇覃宝山
  • 1篇韦雪敏
  • 1篇韦东平
  • 1篇覃江梅
  • 1篇邹振旺
  • 1篇姚丽

传媒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植被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植被在石漠化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以便为先锋物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在大量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其他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及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极为显著。乡土物种在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青檀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原始森林及其他样地,侧柏、任豆、青冈、黄荆等乡土树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高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样地。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恢复50年后的森林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却稍有下降。石漠化治理必须合理配置物种,重视乡土植物,充分考虑生态经济效益。
刘旭辉覃勇荣邹振旺张康潘振兴刘倩姚丽
关键词:不同植被石漠化生态恢复土壤有机质
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以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为例,研究不同植被、坡向、年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试图用土壤脲酶活性来说明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天峨见夕森林公园乔灌混交林,侧柏、青檀、阴香等样地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其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光板地脲酶活性最低,其他样地居中;坡向对土壤脲酶活性有较明显影响,东南坡的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西北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植被恢复年限越长,土壤脲酶活性越高。脲酶活性可以作为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
刘旭辉张康潘振兴刘倩覃勇荣
关键词:脲酶活性植被类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
板栗苞壳栽培的平菇和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以板栗苞壳为主料,以棉籽和稻草为辅料,设置了5个栽培配方进行平菇与秀珍菇的栽培试验,分别测定子实体中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总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其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适当添加棉籽可提高平菇和秀珍菇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而添加稻草效果不明显。
覃宝山覃勇荣刘倩韦东平韦雪敏覃江梅
关键词:平菇秀珍菇营养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