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佳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血管
  • 2篇抗炎
  • 2篇化学成分
  • 1篇血管栓塞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大...
  • 1篇氧化酶
  • 1篇药效
  • 1篇药效物质
  • 1篇药效物质基础
  • 1篇药学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神经损伤
  • 1篇视力
  • 1篇视力损害
  • 1篇栓塞
  • 1篇思维

机构

  • 6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食品药...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刘佳
  • 2篇赵珊
  • 2篇周艳
  • 2篇张宝
  • 1篇沈祥春
  • 1篇李勇军
  • 1篇董永喜
  • 1篇董莉
  • 1篇刘丽娜
  • 1篇陶玲
  • 1篇杨红
  • 1篇王霞

传媒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高教学刊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临床思维培养的临床药学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23年
临床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核心在于药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实践相结合。该文通过在教学阶段分析国家药学方面的政策变化,在课堂上将临床药学发展历程和临床药师职业特点进行充分说明,同时在临床药师专业技能与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及分享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来培养高等院校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融会贯通,提高其临床药学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贵州省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刘佳李悦毛振周艳刘星星赵珊陈渔李靖
关键词:临床思维临床药学教学模式
百尾参抗氧化损伤药效物质基础及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选择抗氧化损伤活性评价百尾参的药效,明确百尾参的药效物质,并提升其质量标准。  方法:通过70%乙醇提取,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获得百尾参水组分、70%乙醇组分和90%乙醇组分,以过氧化氢(H2O2)诱导PC12...
刘佳
关键词: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药效物质
玻尿酸致视力损害文献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面部注射玻尿酸致视力损害(VI)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玻尿酸致V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Medline等数据库中使用玻尿酸致VI的案例报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9日。提取患者基本信息、VI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及转归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7篇,涉及患者30例,其中男1例(3.3%),女29例(96.7%),20~40岁患者居多(27例,90.0%);VI多在注射完成后立即发生(19例,63.3%),临床表现为失明22例(73.3%),视物模糊7例(23.3%),复视1例(3.3%);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视力恢复2例(6.7%),改善3例(10.0%),无效25例(83.3%)。结论 玻尿酸所致VI是少见但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多为不可逆损害,从业人员应熟悉面部解剖结构并加强玻尿酸面部注射的培训以及VI的抢救措施,保障就诊者用药安全。
罗维刘佳赵举秘黄治龙
关键词:玻尿酸视力损害血管栓塞
蛇含委陵菜抗炎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化学成分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蛇含委陵菜的抗炎活性部位及化学成分。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筛选蛇含委陵菜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提取物的水部位(FPA)、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部位(FPB)、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部位(FPC)的抗炎活性。进一步用MCI、Sephadex LH-20、正相和反相硅胶等柱层析方法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蛇含委陵菜FPB具有抗炎活性,并从该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补骨脂素(1)、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2)、毛两面针素(3)、附子亭碱(4)、1,2-二羟基蒽醌(5)、熊果苷(6)、山柰酚(7)、桔皮素(8)、异鼠李素(9)、金合欢素-7-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10)。结论蛇含委陵菜FPB是其抗炎活性部位;从该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4、7~10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赵珊赵珊刘佳周艳刘佳金倩倩周艳李悦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炎活性
天麻素抑制铁死亡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损伤及认知功能
2024年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2 mg/kg),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组、天麻素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通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V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闭塞大脑中动脉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建模后1周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水迷宫实验结束时,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检测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Fe^(2+)的含量,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铁死亡标志性蛋白GPX4和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与阳性药多奈哌齐组的逃避潜伏显著缩短(P<0.05),穿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与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大鼠海马区的MDA与Fe^(2+)的水平降低(P<0.05),GSH的活力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与阳性药多奈哌齐组海马组织中GPX4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COX2显著下调(P<0.05)。结论天麻素可改善V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大鼠海马中Fe^(2+)蓄积,抑制海马细胞铁死亡,保护VaD大鼠海马神经元有关。
陈婷婷苏杭杨红刘佳张宝陈永鑫陶玲沈祥春李悦
关键词:天麻素血管性痴呆环氧化酶2
百尾参抗炎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考察百尾参乙醇提取物中水、70%乙醇、90%乙醇组分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分均显著提升细胞存活率、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和TNF-α的生成(P分别小于0.01、0.005),其中70%乙醇组分的抑制率分别为34.17%和33.38%。结论 70%乙醇组分为百尾参抗炎的有效组分,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NO和TNF-α的过量生成有关。
董永喜王霞刘佳刘丽娜李勇军董莉
关键词:抗炎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