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细胞
  • 2篇永生化
  • 2篇生化
  • 2篇衰老
  • 2篇衰老机制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细胞
  • 2篇肌细胞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特性
  • 1篇心脏
  • 1篇移植后
  • 1篇细胞分化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黄炜
  • 3篇李垚
  • 3篇燕学波
  • 3篇刘博武
  • 3篇吕安林
  • 3篇候婧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机制及其“永生化”技术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的过程中存在着细胞老化、干细胞样特征丢失的现象,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对p53-p21及p16-pRb等信号通路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曾有研究试图建立永生化的骨髓间充质干...
黄炜吕安林刘博武候婧李垚燕学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永生化
文献传递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机制及其“永生化”技术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自身特性,被认为是最有潜力修复坏死心肌的干细胞,并已成为心肌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目的:回顾分析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机制及根据这些机制建立的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Springer、Science Direct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及其永生化方法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存在着细胞老化、干细胞样特征丢失的现象,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对p53-p21及p16-pRb等信号通路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试图建立永生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将HPV16 E6E7蛋白的基因转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的KP细胞系,或将端粒末端转移酶反转录酶的片段phTERT-IRES2-EGFP转染入KP细胞,建立3A6细胞系等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寿命。但由于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染方法带来的基因重组和插入突变等风险及细胞的固有抗病毒反应导致转染成功率较低,因而大量研究集中在了寻找非基因干涉方法上,建立标准化的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炜吕安林刘博武候婧李垚燕学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衰老永生化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移植后的心脏电生理特性(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库,Springer Link 数据库,Science Direct 数据库,CNKI 数据库 2000-01/2010-10 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heart, electrophysiology/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 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 208 篇相关文献,排除162 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 46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刘博武吕安林燕学波黄炜候婧李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电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