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月经量、经期时间及贫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治疗显效52例(86.67%),有效4例(6.67%),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患者的月经量为(46.41±5.30)ml,经期时间为(4.22±1.24)d,且无1例患者出现贫血情况。治疗前患者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63.76±1.44)分、(64.25±1.13)分、(63.23±1.21)分、(61.31±1.24)分,治疗后患者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77.56±1.52)分、(74.34±1.22)分、(77.32±1.25)分、(72.64±1.25)分,治疗后患者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月经量,使经期时间恢复正常,防止患者发生贫血,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 钱晓红夏杏玲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
-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宫腔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宫腔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肌瘤患者共189例,其中行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者纳入双极组(n=72),行单极电切治疗的患者纳入单级组(n=117)。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双极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显著低于单极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极组患者术后1月内阴道流血、排液天数显著短于单极组(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极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膨宫液用量少等优势,并能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 程雪菊徐凤娟余婷婷钱晓红马凯来
- 关键词: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
- 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观察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发生率,分析诱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64例,通过尿失禁问卷、压力诱发试验及1小时尿垫试验诊断SUI,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发生SUI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切除术后SUI发生率为28.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产次≥2次、绝经、术前血红蛋白<100 g/L、术前尿细菌数>7/μL、子宫体积≥90 cm^(3)、慢性咳嗽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是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风险增加,应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SUI发病率。
- 钱晓红顾丽娟叶聪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