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思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乳化
  • 2篇乳化剂
  • 2篇乳液
  • 1篇窄分布
  • 1篇溶胶
  • 1篇羟基丙烯酸
  • 1篇羟基丙烯酸乳...
  • 1篇羟基含量
  • 1篇羧甲基化
  • 1篇壳结构
  • 1篇可聚合
  • 1篇可聚合乳化剂
  • 1篇核壳
  • 1篇核壳结构
  • 1篇反应性乳化剂
  • 1篇复合乳液
  • 1篇改性
  • 1篇高固
  • 1篇苯丙
  • 1篇苯丙微乳液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朱宏
  • 3篇谢思
  • 2篇吴宏海
  • 2篇王力
  • 2篇伊然

传媒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可聚合乳化剂高固高羟基含量苯丙微乳液的合成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连续滴加预乳液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固含量为42.76%、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的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用量、羟基单体用量、甲基丙烯酸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在相当于Winsor-I型的聚合体系中进行,由纯单体相(滴入的单体)和O/W微乳相构成,上层单体只起储存库的作用,它在缓慢的搅拌下扩散进入微乳相中.只要微乳液液面上补加的单体不扰动微乳液的平衡,就不会产生粗粒子.单体滴加时间控制在2 h,油酸钠∶OP-10=1∶1(质量比),Na HCO3占单体质量分数的0.15%,反应温度控制在78-82℃,可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
王力伊然谢思吴宏海朱宏
关键词:可聚合乳化剂核壳结构苯丙微乳液
窄分布十二醇醚(2)羧酸钠盐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以窄分布十二醇聚氧乙烯(2)醚(AEO2)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法合成了窄分布十二醇醚(2)羧酸钠盐(AE2C),经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温度、投料比及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探讨,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AEO2)∶n(ClCH2COOH)∶n(NaOH)=1.0∶1.1∶2.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 h.经分离提纯后对产品进行红外结构表征和活性含量测定,并对其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乳化性、钙皂分散力和去污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AE2C阴离子活性含量为87.38%,CMC为0.41 m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25.4 mN/m,泡沫性(0.1%溶液)83 mL、润湿性(0.1%溶液)5.1 s、乳化性(液体石蜡)131.8 s、钙皂分散力LSDP 16和去污力(0.25%溶液)47.2%.
伊然王力谢思吴宏海朱宏
关键词:羧甲基化表面性能
改性钛溶胶/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钛溶胶,通过单体预乳化方法结合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聚合物乳液,将改性钛溶胶加入到聚合物乳液中,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钛溶胶/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体系、改性二氧化钛溶胶添加量、羟基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DSC、GPC以及SEM对乳胶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规整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当选用SR-10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二氧化钛溶胶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羟基单体质量分数为20%,制得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谢思林炳盛卢杨劲张创婷朱宏
关键词:反应性乳化剂羟基丙烯酸乳液复合乳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