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 2022年
- 目的评估多模态超声在DBD移植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脑死亡器官捐献移植肾(DBD)67例,运用多模态超声对移植肾进行评估。以血肌酐将移植肾分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以穿刺病理分为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病毒性肾病组,纤维化组、药物损伤组。采用相关性分析动脉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与血肌酐的相关性。比较超声造影与病理或DSA在移植肾并发症中的诊断效能,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移植肾功能间相关性。采用秩和检验分别比较各异常组与正常组杨氏模量值。绘制ROC曲线,以约登指数最高时的杨氏模量值作为区分正常和异常移植肾的截断值,计算相应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移植肾各血流参数与血肌酐的相关性一般,相关系数均<0.5。慢性排斥组(8例)较正常组(10例)到达时间和达峰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诊断假性动脉瘤2例,移植肾缺血2例,移植肾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经病理或DSA证实。根据血肌酐值将62例移植肾分为正常组22例、异常组40例(急性排斥组5例、慢性排斥组11例,病毒性肾病组10例,纤维化组10例、药物损伤组4例)。急性排斥组肾主动脉RI高于正常组、慢性排斥组叶间动脉RI高于正常组,主、叶间EDV低于正常组,叶间动脉PSV低于正常组、纤维化组主PSV低于正常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肾病、药物损伤组与正常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和正常组移植肾STE杨氏模量值分别为22.550(17.1,28.1)和13.370(11.8,15.9)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截断值=17.31 kPa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移植肾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5%、91%。异常组和正常组移植肾STQ杨氏模量值分别为21.760(16.4,33.4)和13.870(10.5,16.8)kPa,差异有统计�
- 杨皖东李永峰肖春华普慧敏李鸿杨薇沈燕丁世兰朱成诚闵湘凤
- 关键词:移植肾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
- 医学超声影像学技术在肾移植围术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肾移植手术的方法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长期堆积有害的代谢产物,对身体其它器官均有着不良影响,例如心脏功能的衰退或形态的改变,进而使患者肾移植手术围术期风险增加。为了有效应对此类问题,采用医学超声影像学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准确、无创、安全的监测和检查方法,在肾移植围术期不同阶段,对患者心功能状态监测与评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王露肖春华李鸿杨薇丁世兰
- 关键词:肾移植手术围术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质量评估的应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DCD供肾临床资料,按照超声检查结果将DCD供肾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异常组与正常组供肾超声检查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供肾移植后恢复良好比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8例DCD供肾中,94例于本院行肾移植,6例于外院行肾移植,18例弃用。94例DCD供肾分为正常组63例、异常组31例,两组供肾长径、宽径、实质厚度和皮质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57、1.504、-0.120和1.315,P均>0.05)。正常组供肾肾主动脉、肾段动脉和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76±21)、(48±15)和(31±11)cm/s,均低于异常组[(85±30)、(59±27)和(37±18)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51、-3.514和-3.409,P均<0.05)。而两组供肾肾主动脉、肾段动脉和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17、-1.204和-1.076,P均>0.05)。正常组和异常组供肾移植后恢复良好比例分别为81%(51/63)、55%(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1,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供肾各级肾动脉PSV对评估供肾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供肾并及时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提高DCD肾移植成功率。
- 杨薇肖春华王露李鸿李永峰宋洁丁世兰杨皖东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收缩期峰值流速
-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供肝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常规超声对供肝质量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实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共121例,供肝获取前所有供者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将供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包括脂肪肝、肝淤血、肝纤维化和肝坏死。采用成组t检验分别比较异常组、脂肪肝组、肝纤维化组与正常组供肝杨氏模量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约登指数最高时的杨氏模量值作为区分正常和异常供肝的截断值,计算相应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121例供者分为正常组73例,异常组48例;异常组包括脂肪肝组21例、肝淤血组18例、肝纤维化组5例和肝坏死组4例。异常组和正常组供肝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55±1.56)kPa和(3.64±0.70)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4,P<0.05)。截断值=4.07 kPa时,约登指数最高=0.628,SWE诊断供肝病变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9.5%。脂肪肝组和肝纤维化组供肝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56±1.43)和(6.67±1.36)kPa,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4和4.933,P均<0.05)。肝淤血组和肝坏死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2.46~7.11 kPa和5.62~9.11 kPa。结论SWE可以定量评估肝组织硬度,对异常和正常肝脏的鉴别具有较高特异度。SWE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可以对供肝质量进行无创、定量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皖东肖春华普慧敏李永峰李鸿杨薇沈燕丁世兰
- 关键词:肝移植脂肪肝肝纤维化
-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肝移植是现阶段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已高达80%以上^([1])。但是,导致移植肝脏失功和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肝动脉并发症^([2])。因此早期诊断肝动脉并发症,积极治疗,是拯救移植肝最重要的手段。超声作为肝移植术后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能够灵活、动态的观察肝脏,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提高移植肝的生存率。
- 丁世兰肖春华肖春华李鸿
- 关键词:超声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
- 弹性成像技术对肝移植供体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肝移植作为肝脏终末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供体的质量对于其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CT、磁共振以及常规超声等可以对供体情况进行评估,但有其局限性。弹性成像是一种无创性检测组织硬度的新方法,可以监测肝脏弹性硬度,在肝脏病变的评估和肝移植中应用广泛。本文就肝移植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以及弹性成像的发展,在肝脏病变、肝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突出了其在肝移植供体质量评估方面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 杨皖东肖春华陈晓普慧敏
- 关键词:肝移植超声检查弹性成像
- 多模态超声对移植肝术后并发症监测的应用研究
- 2020年
-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1],虽然手术存活率已有较大的提高,但多数患者术后仍存在各种并发症,直接危及生命[2],如何降低移植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目前肝移植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3]。由于移植肝术后异常形态的多样性、病程的复杂性,部分异常存在交叉的情况,各种异常情况的发生不是孤立的,是互相关联的。早期发现移植肝术后的各类并发症,可为临床诊断移植肝形态和功能状况提供更敏感、更可靠、更及时的依据。笔者就多模态超声对移植肝术后并发症监测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吕燕琼(综述)肖春华
- 关键词:移植肝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