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
  • 2篇电针
  • 2篇电针刺
  • 2篇电针刺激
  • 2篇针刺
  • 2篇细胞
  • 2篇脊髓损伤
  • 2篇干细胞
  • 1篇电生理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干细胞移...
  • 1篇神经干细胞移...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凋亡
  • 1篇神经再生
  • 1篇实验动物
  • 1篇尾静脉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郝丽娜
  • 3篇刘建敏
  • 3篇周亚净
  • 3篇穆丽
  • 2篇张子檀
  • 2篇王福川
  • 1篇徐丽辉
  • 1篇曹建明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80只成年的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BMSC移植组经尾静脉泵注等体积BMSC细胞液。2对照组尾静脉注入培养液组。3丙泊酚组:丙泊酚注射液(2 ml·kg^(-1)·h^(-1))尾静脉滴注4 h;4联合组尾静脉注射BMSC细胞后,经尾静脉泵注丙泊酚注射液(2 ml·kg^(-1)·h^(-1))持续4 h。依次于术前、术后1、3 d与1~4 w通过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量表(BBB)评分。术后4 w取材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分布及BMSC存活情况。使用荧光金逆行追踪法检测脊髓损伤区神经纤维的再生,并且使用透射电镜法观测神经轴突的生长。结果造模后,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联合组优于BMSC移植组及丙泊酚组,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缺失及脊髓空洞形成,无神经轴索通过。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损伤区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脊髓空洞较小,联合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未见脊髓空洞。术后4 w,荧光金阳性神经纤维数和CM-Dil阳性细胞:对照组最少,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次之,联合组最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横断面正中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联合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数多于其他组,对照组电镜下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数最少。结论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可以提高向神经功能细胞分化及移植的BMSC在脊髓损伤区的存活,促进BMS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
周亚净刘建敏曹建明郝丽娜侯少科穆丽徐丽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丙泊酚脊髓损伤
电针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单纯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受损脊髓组织的修复作用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增殖及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必须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及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入培养液,神经干细胞组经尾静脉注入等体积神经干细胞悬液,电针刺激组自模型完成6 h起采用督脉加体穴电针1周,联合组尾静脉注射神经干细胞后,同时采用督脉加体穴电针1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3 d、1-4周通过BBB评分、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造模后4周取材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情况,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观察大鼠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造模后2-4周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联合组优于神经干细胞组及电针刺激组,神经干细胞组和电针刺激组优于对照组。造模后4周,神经干细胞组和电针刺激组损伤区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脊髓空洞较小,联合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未见脊髓空洞。造模后4周,CM-Dil阳性细胞和辣根过氧化物酶阳性神经纤维数:联合组>神经干细胞组与电针刺激组>对照组,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联合组<神经干细胞组与电针刺激组<对照组,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联合组>神经干细胞组与电针刺激组>对照组,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同时联合电针刺激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突触的再生,改善其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及电生理功能。
刘建敏王福川周亚净穆丽侯少科郝丽娜张子檀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电针脊髓损伤干细胞电针刺激电生理
电针刺激对脊髓挫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背景:实验研究表明,电针对于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疼痛,提高急性脊髓损伤的术后疗效。目的:观察脊髓挫伤造模后电针刺激干预对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脊髓挫伤大鼠神经功能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6只,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大鼠急性脊髓挫伤造模成功40只,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脊髓挫伤组、电针刺激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 d、3 d、1周、2周、3周、4周通过BBB评分、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造模后3 d,通过TUNEL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脊髓挫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挫伤区周围bax、bcl-2、caspase-3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挫伤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HRP示踪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电针刺激组2项运动功能评分在治疗后2周各个时间点均较脊髓挫伤组显著增加(P<0.05)。2造模后3 d经脊髓电针刺激组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脊髓挫伤组(P<0.05)。3造模后72 h,与脊髓挫伤组相比经脊髓电针刺激组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4造模后4周,HRP阳性神经纤维数:假手术组最多,电针刺激组次之,脊髓挫伤组最少,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电针刺激治疗通过减少大鼠脊髓挫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对脊髓挫伤起到保护作用。
刘建敏王福川周亚净穆丽侯少科郝丽娜张子檀
关键词:电针神经再生实验动物脊髓挫伤电针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