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谷盗
  • 6篇杂拟谷盗
  • 6篇赤拟谷盗
  • 3篇沃尔巴克氏体
  • 3篇WOLBAC...
  • 2篇雄性
  • 2篇生殖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锦鲤
  • 1篇毒素
  • 1篇性二型
  • 1篇性行为
  • 1篇氧化损伤作用
  • 1篇氧化性DNA...
  • 1篇氧化性损伤
  • 1篇氧化应激
  • 1篇遗传分化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质量

机构

  • 13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程超
  • 8篇明庆磊
  • 5篇冯照军
  • 4篇刘缠民
  • 3篇郑桂红
  • 2篇王阿旻
  • 2篇孙建梅
  • 1篇潘沈元
  • 1篇田俊
  • 1篇刘思思
  • 1篇李永新
  • 1篇张汉松
  • 1篇唐玲玲
  • 1篇王菲

传媒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犀草素作为抑制赭曲霉毒素A肾毒性的食物营养素的应用
木犀草素作为抑制赭曲霉毒素A肾毒性的食物营养素的应用。LUT通过恢复细胞活力和阻止LDH释放而发挥其预防作用。它通过减少ROS积累,改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使抗氧化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从而减轻OTA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
刘曼程超田俊李学志滑佳丽黄洁李永新杨坤龙
文献传递
重金属锌对锦鲤组织氧化损伤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为研究重金属锌胁迫条件下锦鲤组织内发生的氧化损伤作用,采用静水生物养殖法,进行6 d的亚急性毒性试验。把80尾锦鲤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尾,分别用11.625、23.250、46.500 mg/L锌对锦鲤处理96 h,6 d后分别测定锦鲤肌肉、肝胰脏、鳃中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锌浓度的升高,肌肉、肝胰脏和鳃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中低浓度的锌溶液能激活SOD活性,而高浓度则会抑制SOD活性(P<0.05);MDA含量随着锌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GSH-Px、GST的活性随着锌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弱(P<0.05)。不同浓度的锌的亚急性毒性对锦鲤肌肉、肝胰脏、鳃氧化损伤作用,能够为预防和治理锌对锦鲤养殖和淡水渔业水环境的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郑桂红唐玲玲孙建梅刘缠民程超冯照军
关键词:锦鲤
营养质量对雄性赤拟谷盗生长发育、抗饥饿和资源再获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昆虫的生长发育、抗饥饿和资源再获取能力对其生存、生殖和性选择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营养质量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生长发育、抗饥饿和资源再获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营养处理下雄性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性状(幼虫重、发育历期、蛹重和成虫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营养质量下生长的雄性赤拟谷盗发育更快,体重更大,且各生长发育性状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营养质量对雄性赤拟谷盗成虫的抗饥饿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资源再获取能力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在高营养质量下生长的雄性赤拟谷盗成虫比在低营养质量下生长的具有更高的资源再获取能力。雄性赤拟谷盗抗饥饿能力和资源再获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但是雄性赤拟谷盗抗饥饿能力和资源再获取能力除了与发育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外,与其它生长发育性状不存在显著性相关。本文还对这些实验结果的性选择意义进行了讨论。
明庆磊冯照军程超
关键词:赤拟谷盗营养质量生长发育
基于28S rRNA和COⅠ基因探讨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育被引量:3
2013年
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形态相似且种间生殖隔离不完全,为探明这两个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育关系,对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30个个体的一个核基因28S核糖体RNA(28S rRNA)和一个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 I)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和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分别有2个和3个单倍型,种间没有相同的单倍型。在28S rRNA基因区,两个种的种内核苷酸序列均没有变异;在CO I基因区,种内核苷酸变异位点不超过2个,且核苷酸变异没有导致其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然而,在28S rRNA和CO I基因区,种间核苷酸序列分别存在76个和144个位点,且CO I基因区的核苷酸变异位点导致25个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赤拟谷盗与弗氏拟谷盗和黑拟谷盗的亲缘关系要近于与杂拟谷盗的亲缘关系,这与由其形态推导的系统发育关系并不完全一致。表明,尽管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形态和大小相似,但其种间的分子遗传分化明显,用28S rRNA和CO I基因来评价它们的遗传变异与系统发育关系是非常有用的。
明庆磊王阿旻程超
关键词:分子遗传储粮害虫
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体内Wolbachia的感染状况和种间传播被引量:2
2015年
为明确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在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体内的感染状况及种间水平和垂直传播情况,首先通过PCR扩增分离细胞分裂蛋白基因(fts Z)目的片段方法检测这2个近缘种拟谷盗体内是否存在Wolbachia,并将同性别或异性别的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混合饲养40 d,然后测定赤拟谷盗及其与杂拟谷盗的正反交杂种后代体内Wolbachia的感染状况。结果显示,杂拟谷盗体内存在Wolbachia,而赤拟谷盗体内不存在该菌;混合饲养后,赤拟谷盗及其与杂拟谷盗的正反杂交后代体内也均没有检测到Wolbachia的存在,未发现Wolbachia在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种间的水平和垂直传播。
程超沈加飞明庆磊
关键词:赤拟谷盗杂拟谷盗沃尔巴克氏体
雄性赤拟谷盗性斑的位置和形态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赤拟谷盗性斑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雄性成虫的性斑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性二型性斑位于雄性赤拟谷盗第1对足的腿节腹侧面,靠近基节和转节端。性斑形状为椭圆形,性斑里长有刚毛,刚毛基部有凹槽,刚毛光滑而短且高于体表,在整个性斑范围内刚毛外周浓密而中央稀疏。刚毛数量为56±6.2,性斑面积为(1247.7±133.3)μm2。本研究为赤拟谷盗性斑分泌物的分离、提取和鉴定提供了参考。
明庆磊程超
关键词:赤拟谷盗性二型刚毛
基于28SrRNA基因的PCR-RFLP分析对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进行分子鉴定
2014年
本研究拟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和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Jac du Val)进行分子鉴定,以期为仓储害虫管理和口岸检疫提供技术帮助和支持。采用通用引物对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28S rRNA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片段长约1070 bp,该序列种内均无变异位点、种间有76个变异位点,即种内没有核苷酸替换发生、种间核苷酸替换发生76次,其中转换56次,颠换20次,转换/颠换的比值为2.80。用限制性内切酶PvuI对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28S rRN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电泳检测显示,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28S rRNA基因扩增产物的PvuI酶切图谱(分别产生2个和3个酶切条带)明显不同,因此本研究建立的28S rRNA基因PCR-RFLP方法可用于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的分子鉴定。
张汉松冯照军程超
关键词:赤拟谷盗杂拟谷盗RRNA基因分子鉴定
杂拟谷盗体内Wolbachia感染密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被引量:4
2016年
为搞清杂拟谷盗体内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感染密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杂拟谷盗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日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体部位的Wolbachia感染密度。结果表明,杂拟谷盗在卵和成虫期Wolbachia感染密度高于其幼虫和蛹期,成虫腹部的Wolbachia感染密度高于其头部和胸部,而成虫不同日龄和雌雄之间的Wolbachia感染密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明确了Wolbachia在杂拟谷盗体内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这对于揭示寄主与共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沈加飞明庆磊程超刘缠民冯照军
关键词:杂拟谷盗沃尔巴克氏体
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生殖隔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个同域发生的近缘储粮害虫。为明确它们的生殖隔离程度和机制,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雄虫对同种和异种雌虫的交配选择;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交配后,测定了精子在异种雌体内的存活情况;将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进行正反杂交,研究其F1代、F2代和回交代杂种是否产生及其雌雄比。结果显示,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雄虫对同种雌虫的爬跨率和交配率高于其对异种雌虫的爬跨率和交配率,表明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种间性隔离不完全;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交配后精子在异种雌体内是存活的,杂交所产的F1代卵为受精卵,说明交配后完成了精子传送和受精过程,表明种间机械隔离和配子隔离不完全;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杂种F1代自交和回交产生了F2代和回交代,表明种间不存在杂种不育;一些杂交组合产生的F2代和回交代数量少且存在雌雄性比偏离,表明种间存在部分杂种不活和杂种衰败。本研究明确了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生殖隔离机制,这对于揭示它们的物种进化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沈加飞程超明庆磊
关键词: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种间杂交生殖隔离
体内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对寄主杂拟谷盗生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在杂拟谷盗体内对寄主杂拟谷盗交配和生殖的调控作用,首先利用PCR扩增检测杂拟谷盗体内是否存在Wolbachia,然后通过饲喂四环素面粉对Wolbachia进行去除,并测定了Wolbachia对杂拟谷盗交配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四环素面粉可去除杂拟谷盗体内存在的Wolbachia,从而获得Wolbachia阴性杂拟谷盗试虫;Wolbachia对杂拟谷盗的交配选择、交配力和受精率没有影响,但对杂拟谷盗的生殖有影响。
王阿旻程超潘沈元明庆磊
关键词:杂拟谷盗沃尔巴克氏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