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萍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4例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2018年1—6月)和试验组(38例,2018年7—12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有效,可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减轻炎症反应。 郑雪兰 何鲤穗 黄庭龙 苏越祥 林燕萍关键词:脓毒症 心肌疾病 连续性血液净化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肺癌中的治疗应用 目的 肺癌是我国高发、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在肺癌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历史已有将近100年。对于肺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治疗术式包括:支气管镜下放射性粒... 林燕萍 曾奕明 杨栋勇 吴纬景 颜美好关键词:放射性粒子125I 肺癌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局部治疗支气管肺癌 被引量:8 2017年 肺癌是我国高发、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在中晚期肺癌的患者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早期不可切除肺癌,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是否也能取得同样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曾奕明 林燕萍关键词:放射性粒子 肺肿瘤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食管纵隔穿孔1例 被引量:1 2023年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毒性大、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神经系统损伤并不少见,并发胃穿孔早期亦有相关报道,但合并食管纵隔穿孔却罕见报道。食管纵隔穿孔是一种罕见疾病,一旦发生,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纵隔感染、纵隔脓肿、胸腔大出血及胸腔感染等,早期诊治对预后至关重要。治疗原则是清除污染源,封闭裂口,恢复食管完整性,控制感染,充分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身体状况,促进伤口愈合。本文报道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食管纵隔穿孔,探讨其临床诊疗方法和体会。 林燕萍 谭国良 郑雪兰 何鲤穗关键词:有机磷 中毒 穿孔 急性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并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讨论临床表现以横纹肌溶解为主的急性毒蕈中毒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我院2019年收治的1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人通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以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为主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毒蕈中毒病人,予血液灌流+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显著提高预后。 何玲玲 何鲤穗 林燕萍关键词:毒蕈中毒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 血液净化 升压药物导致肢端缺血坏死1例 2024年 休克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的失血失液、严重创伤、感染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致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环衰竭。一些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微循环受损,包括皮肤瘀斑、肢端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1]。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患者中有多达1/3的患者伴有循环性休克[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当患者经及时、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维持血压,此时,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休克本身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可能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本文主要对2021年本科室收治的1例循环衰竭大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导致肢端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 林燕萍 谭国良 郑雪兰 何鲤穗 黄庭龙关键词:血管活性药物 循环衰竭 升压药物 皮肤瘀斑 微循环障碍 细胞缺血 中国多省份重症医学科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 2024年 目的通过评估国内多省份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方面的差异性,以提高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的实践与管理质量。方法2022年9月29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收纳患者中ARDS占11.74%,主要为男性患者。在ARDS的病因中,肺内因素以原发性肺炎为主,而肺外因素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如肠穿孔、肠梗阻)和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收集到的患者中,非吸入性肺炎是ARDS的主要来源(占79.17%),其次是肺内感染(占76.92%),肠道感染也是一个较常见的来源。在诊断ARDS的诊断方面,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提示病情危重和中重度患者比例分别为75.00%和47.92%。重症肺部超声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约占收纳病例的56.25%,而膈肌超声的实践率较低,仅有18.75%,且均发生在三甲医院内。声门下吸引的总体实施率为45.71%,实施组中肺内组和肺外组无明显差异。气囊压监测的实施率为62.86%,东部地区的三甲医院实施率最高。在ARDS治疗方面,通气模式以压力控制通气为主(62.86%),高流量湿化氧疗占据76.92%,普通湿化氧疗占据23.08%。小潮气量的实施率为68.57%,东部地区的三甲医院(肺内组)和中部地区的三甲医院(肺外组)实施率较高。高呼吸频率、高呼气末正压(PEEP)、高碳酸血症的治疗实施率较低,可能与疾病的病程和基础疾病相关。镇静镇痛的实施率为62.86%。结论ARDS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在治疗中,通气模式、湿化氧疗、小潮气量等的实施率都比较高,但高呼吸频率、PEEP、高碳酸血症的治疗实施率较低,需要加强。此外,应该加强ARDS的预防和早期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 郑雪兰 郑雨馨 锁叶 黄庭龙 林燕萍 刘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