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沥青
  • 3篇盾构
  • 3篇黄河
  • 2篇地铁
  • 2篇砂卵石
  • 2篇同步注浆
  • 2篇注浆
  • 2篇沥青混合
  • 2篇沥青混合料
  • 2篇模型试验
  • 2篇黄河段
  • 2篇混合料
  • 2篇河段
  • 2篇改性沥青
  • 1篇刀盘
  • 1篇冻土
  • 1篇冻土路基
  • 1篇冻土区
  • 1篇冻胀
  • 1篇渡槽

机构

  • 11篇兰州交通大学
  • 4篇兰州市轨道交...
  • 4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京学院
  • 1篇西安铁路局
  • 1篇中铁十一局集...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11篇杨成
  • 8篇刘德仁
  • 6篇王旭
  • 4篇赖远明
  • 2篇牛亚强
  • 2篇刘国太
  • 1篇苗祺

传媒

  • 6篇硅酸盐通报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铁道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地铁下穿黄河砂卵石地层中盾构刀具破岩的数值计算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兰州地铁首次盾构下穿黄河砂卵石地层,选用线弹性模型和扩展的线性Drucker-Prager塑性模型模拟卵石材料的本构关系,建立盾构刀具在砂卵石地层的破岩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刮刀切削速度为0.6 m/s、0.8 m/s、1.0 m/s、1.2 m/s;切削深度为6 mm、9 mm、12 mm、15 mm、18 mm;切刀间距为12 cm、16 cm、20 cm、24 cm;刀具前角为10°、15°、20°、25°的几种不同情况下对黄河砂卵石地层的破岩效果。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刮刀前角为20°时卵石的等效应力发生突增提供破岩应力,破岩效果最好;另外还分析了滚刀间距分别为8 cm、12 cm、16 cm、20 cm、25 cm、30 cm、36 cm时的破岩效果,在滚刀间距取12~16 cm之间时破岩效果最佳。
杨成赖远明王旭王旭魏周斌
关键词:盾构刀盘滚刀砂卵石
弯矩作用下盾构管片环向接头的力学模型被引量:1
2019年
以兰州地铁1号线为工程背景,通过模型假设,对盾构管片环向受力进行分析,提出接头刚度的定义。通过管片各个阶段的受力特征,建立接头的力学解析模型,推导得到不同受力特征下管片环向接头的力学表达式;然后对管片接头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在管片轴力与弯矩分别为(0 kN,±50 kN·m)、(200 kN,±100 kN·m)、(400 N,±150 kN·m)、(800 kN,±200 kN·m)、(1 000 kN,±250 kN·m)的情况下,得到弯矩与接头转角的关系,在接头轴力一定的情况下,管片接头转角随弯矩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是M-θ曲线的切线斜率随着弯矩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轴力超过600 kN时趋于稳定,M-θ曲线斜率为一定值,计算可以简化为直线,相同的计算条件下,解析解与有限元结果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解析解进行计算得到接头刚度,进而进行管片的接头受力计算。
杨成赖远明王旭王旭杨志团
关键词:弯矩盾构管片解析解
寒冷地区无压输水渡槽冬季运行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某无压输水渡槽工程实际,通过在室内环境箱中进行渡槽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渡槽在冬季输水过程中水流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流速及进水口水温的影响.经过数据拟合,得到渡槽水流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水流流速及进水口水温的回归公式,可以对不同影响条件下流经渡槽的水流温度进行预测,对同类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德仁杨成
关键词:寒冷地区渡槽模型试验环境温度流速
抗车辙剂掺量对AC-16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为出发点,研究抗车辙剂掺量对AC-16级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对不同抗车辙剂掺量(0、0.2%、0.3%、0.4%、0.5%、0.6%)AC-16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说明:抗车辙剂能明显提高AC-16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C-16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通过对不同抗车辙剂掺量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为0.4%。
苗祺刘德仁杨成王志国
关键词:抗车辙剂路用性能最佳掺量
季节冻土区保温隔水路基防冻胀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冻土路基温度场数值模型,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对保温隔水路基进行热-应力耦合计算,并用试验结果验证计算模型,旨在研究普通路基与保温隔水路基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路基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对比评价保温隔水路基防冻胀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普通路基,保温隔水路基保温效果明显,其冻结时间推迟约22%,冻胀速率减小60%,冻胀量减小35%~60%。此外,保温隔水路基竖向变形相对较小,变形过渡平缓,横向变形显著减小,由变形引起的破坏作用减弱,说明保温隔水路基是一种较好的防冻胀路基结构。
张文清李承成刘德仁杨成牛亚强
关键词:冻土路基模型试验冻胀
兰州地铁下穿黄河段同步注浆的浆液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兰州地铁下穿黄河砂卵石地层,在盾构掘进中能更好的控制同步注浆的浆液性能,通过对砂卵石地层同步注浆的浆液性能要求配制8组不同的配合比,试验测试:浆液密度、浆液流动度、浆液塌落度、稠度、凝结时间、水下浇注试验、抗水冲的分散试验、析水率以及试件的抗压强度,得到膨润土可以提高浆液的稳定性;黏土粉的加入,使注浆浆液的粘聚能力增大,提高了浆液整体性和抗水性,但是添加了黏土粉的浆液流动性明显降低;浆液的含水量和黏土粉的含量决定浆液凝结时间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进而得到浆液的配合比为:水25%~30%、膨润土6%、水泥6%~7%、细沙35%~40%、黏土粉与粉煤灰20%~25%。为以后盾构穿越黄河砂卵石地层提供参考。
杨成徐朝辉赖远明王旭
关键词:砂卵石同步注浆
Bonifiber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采用MTS-810材料测试系统,对AC-20及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疲劳测试,标本总共96份,分别采用0.3 MPa、0.4 MPa、0.5 MPa、0.6 MPa、0.8 MPa、1.0 MPa、1.2 MPa、1.6 MPa的常应力、三分点加载,对AC-20、AC-20+0.2%Bonifiber与SMA-13、SMA-13+0.1%Bonifiber分别做疲劳试验对比,每组24份样本,每种常应力下做3份样本,由实验结果可知,加入Bonifiber纤维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和刚度明显提高,拟合四组疲劳试验结果,得到的线性回归。尤其对SMA-13,抗弯刚度增长了142%,极限荷载提高了38%。在允许应力范围内,掺入Bonifiber纤维的AC-20,随应力的增长疲劳寿命的变化率也在增长。掺入Bonifiber纤维的SMA-13,随应力的增长疲劳寿命变化率反而在减小。
杨成刘德仁王旭刘国太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SMA-13
不同活化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研究及对比
2018年
试验分别采用微波活化、抽出油活化和次氯酸钠活化三种方式对橡胶粉进行活化改性,并用活化胶粉制备橡胶沥青。测定其粘度、软化点之差和车辙因子,对比分析不同活化橡胶沥青的粘度、相容性以及流变性能的差异,评价三种胶粉活化方式的优劣性,并进行活化胶粉对沥青改性的显著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的粘度、热存储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活化胶粉可显著降低橡胶沥青的粘度,提高其热存储稳定性;采用不同方式制得的活化胶粉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各有不同,相比而言,微波活化胶粉降粘效果较差,抽出油活化橡胶沥青存储稳定性最好,但会使橡胶沥青流变性能减弱,且随掺量增加而减小,次氯酸钠活化胶粉对橡胶沥青流变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
张文清李承成刘德仁牛亚强杨成
关键词:橡胶沥青活化胶粉粘度相容性流变性能
水泥改良弱胶结砂岩填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以弱胶结砂岩作为填料引起的路基病害问题,提出以水泥改良弱胶结砂岩的可行性,分别用水泥掺量为3%、4%、5%、6%、7%、8%、9%改良弱胶结砂,对改良试样进行击实试验、压缩试验、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加州承载比等试验,得到水泥改良弱胶结砂岩作为路基填料是可行的,水泥掺量为6%时,改良填料的压缩性能,填料试样的抗剪强度、各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承载能力等路用性能均大幅度增强,所以水泥掺量为6%对弱胶结砂岩的改良效果最为明显。
杨成赵柯刘德仁张文清
关键词:改良土水泥填料
兰州地铁下穿黄河段同步注浆参数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泥水盾构下穿砂卵石黄河地层为工程背景,对同步注浆施工过程中的浆液类型、注浆压力、注入率、注浆量以及注浆速率参数进行研究.通过统计与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对比三种同步注浆浆液的类型的优缺点,得到同步注浆的浆液为单液硬性浆,然后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下穿黄河段注浆压力进行数值分析,计算了隧道中心线埋深分别为15m、21m、27m情况下,注浆压力为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下盾构隧道中心线位移,确定盾构隧道穿越黄河段的注浆压力为0.4MPa;分析现场盾构施工实际参数,得到注浆率控制在130%~180%,注浆量为4.3~6m3,注浆速率为0.07~0.17m3/min.
杨成杨志团赖远明王旭王旭刘德仁
关键词: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注浆压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