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刺激
  • 3篇时程
  • 2篇电刺激治疗
  • 2篇脊髓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电热针
  • 1篇电热针治疗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皮肤平...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术后
  • 1篇腰椎术后综合...
  • 1篇直肠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神经病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作者

  • 4篇蔡毅
  • 4篇李颖波
  • 2篇吴群
  • 1篇董军立
  • 1篇熊东林
  • 1篇廖翔

传媒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平滑肌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例被引量:2
2018年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好发于头面部、背部和四肢伸侧[1],以疼痛性结节为临床特征表现,多伴有自发性疼痛,国内外临床上多采用平滑肌松弛剂治疗,对疼痛有一定疗效,相关文献报道使用硝苯地平也可缓解皮肤平滑肌瘤的疼痛[2]。然而,目前对于平滑肌瘤引起的疼痛治疗方法有限,且疗效欠佳。我科近几年开展了脊髓电刺激治疗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于2017年11月使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1例因头面部平滑肌瘤引起的头颈部疼痛的病人.
蔡少康廖翔蔡毅熊东林李颖波
关键词: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刺激治疗头面部脊髓时程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合并爆发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CS)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合并爆发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科收治的3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合并爆发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分别采用MPQ疼痛询问量表、数字化疼痛评分(NRS)、爆发性疼痛(BTP)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其进行疗效分析评估。结果MPQ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1 d、1周、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 d、1周、2周随访NRS、BTP次数及PSQI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脊髓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合并爆发痛有较好的临床镇痛疗效。
蔡少康李颖波贾诚谦樊永智苗二芽吴群蔡毅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析
电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及对IL-1、IL-6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电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电热针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治疗8星期后扩胸度、骶髂关节压痛度、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在不同时间点得分情况及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变化。结果在治疗4星期后、治疗8星期后,治疗组扩胸度、骶髂关节压痛度、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IL-6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电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体内IL-1及IL-6水平有关。
董军立李颖波蔡毅
关键词:电热针脊柱炎强直性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长时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腰椎术后肛门直肠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长时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腰椎术后肛门直肠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腰椎手术后出现肛周直肠疼痛(FARP)的患者18例,其中3例拒绝治疗,其余15例患者使用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化MPQ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疗效分析评估。结果 15例患者长时程骶神经刺激置入前后,通过MPQ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积分变化比较得知,术后1周相关指标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Q量表中,术后随访PPI、PRI在6个月后积分同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PSQI及VAS,2个月后积分同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评分仍呈持续下降趋势,变化波动不明显。结论长时程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腰椎术后肛门直肠疼痛可有效改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蔡少康蔡毅李颖波吴群贾诚谦樊永智
关键词:骶神经电刺激腰椎术后综合征直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