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婷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穴位
  • 2篇穴位埋线
  • 2篇针刺
  • 2篇手足
  • 2篇皮肤
  • 2篇埋线
  • 2篇埋置
  • 2篇减肥
  • 2篇辨证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癣菌
  • 1篇穴位埋线疗法
  • 1篇循经
  • 1篇循经辨证
  • 1篇循证
  • 1篇医理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系统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研究

机构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8篇李思婷
  • 5篇王少军
  • 3篇李彩彩
  • 2篇李燕燕
  • 2篇王淑友
  • 2篇叶航
  • 2篇姚淑英
  • 1篇谢雁鸣
  • 1篇杨靖
  • 1篇李芹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湿疹的发生及针灸治疗概述被引量:17
2018年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伴有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湿疹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根据部位可分为耳部湿疹、乳房湿疹、手部湿疹、小腿湿疹、女阴或阴囊湿疹、肛门湿疹、头部湿疹、面部湿疹、脐部湿疹、钱币状湿疹。本病男女老少皆可发病,但以先天禀赋不足者为多,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冬季常发。该文就针灸治疗湿疹不同发病阶段及部位做综述。
李彩彩李思婷尹业辉王少军
关键词:湿疹针灸
循经辨证针刺治疗皮肤癣菌病41例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皮肤癣菌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1例皮肤癣菌病患者,针刺皮癣局部,并根据皮肤癣分布部位取所属经脉的合穴,配穴根据辨证证型选取,针刺后局部取穴及合穴接电针仪,予疏密波,20Hz/100Hz,留针30min,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24次),于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随访疗效并观察症状、体征评分。结果:41例患者治疗后1个月痊愈率为17.1%(7/41),显效率为70.7%(29/41),其中手足癣、体股癣疗效较佳,手足癣及体股癣的痊愈率分别为31.6%(6/19)、7.2%(1/14),显效率分别为63.2%(12/19)、92.9%(13/14),治疗2、4、8周后41例患者症状、体征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01)。结论:循经辨证针刺是治疗皮肤癣菌病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改善其症状体征。
李思婷王少军黄满婷李芹李彩彩
关键词:针刺皮肤癣菌病手足癣体股癣
穴位埋线的减肥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的减肥效应与线体粗细、埋置深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红外热像检测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埋线前、后局部红外热像值及散斑血流值的变化.并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差值的变化.结果:同一型号线体,肌肉层埋...
李思婷王少军尹业辉王淑友叶航姚淑英李燕燕
关键词:穴位埋线疗法
软坚散结法中医理论发展脉络及现代循证评价研究
1 研究背景:治法是中医独特思维方法与临床经验密切结合的产物,在理、法、方、药体系中有法上贯理、下统方药的作用,高度概括了中医治疗学的基本规律与原则。目前的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多以疾病作为切入点,而治法作为中医临床诊疗的重...
李思婷
关键词:软坚散结古籍发展脉络
火针干预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例系列研究
研究背景: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是一种能够引起搔抓欲望的感觉,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多维度的感受反应。瘙痒发病率高,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倾向。瘙痒作为一种难以忍受的症状长期困扰着人...
李思婷
关键词:火针疗法瘙痒性皮肤病
文献传递
穴位埋线减肥效应与线体粗细、埋置深浅的相关性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的减肥效应与线体粗细、埋置深浅的相关性。方法:用2-0、4-0两种规格的铬制羊肠线分别埋置在同一穴位的脂肪层、肌肉层,每15 d埋置1次,共埋置2次。采用红外热像检测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埋线前后局部红外热像及散斑血流值的变化,并比较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差值的变化。结果:同一型号线体,肌肉层埋线穴位局部红外热像及散斑血流值均较脂肪层高;同一组织层面埋线,2-0号线埋线穴位局部红外热像及散斑血流值均较4-0号线高。2-0号羊肠线肌肉层穴位埋线组在埋线前后的体质量指数变化值及腰围、臀围变化值较其他组高。结论:穴位埋线的减肥效应与线体粗细、埋置深浅有相关性。
李思婷王少军尹业辉王淑友姚淑英李燕燕叶航
关键词:穴位埋线减肥时效关系量效关系
针刺可调控酵母聚糖诱导的高敏感模型直结肠部位TRPV1与NGF的表达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直结肠高敏感小鼠直结肠部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针刺干预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雄性C57BL/6小鼠,用酵母聚糖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设高敏感组(Z+C)、高敏感针刺预处理组(Z+A1)、高敏感针刺组(Z+A2)、盐水注射组(S+C)、盐水注射针刺预处理组(S+A1)、盐水注射针刺组(S+A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针刺后三里、上巨虚,直结肠部位TRPV1、NGF表达的变化,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脊神经节神经元TRPV1与植物凝集素B4(IB4)双标记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1)在直结肠部位Z+C组TRPV1、NGF的表达较S+C组明显增高,针刺后Z+A2组有明显下调趋势,而Z+A1组无显著性变化;(2)脊神经节部位Z+C组TRPV1及IB4表达较S+C组均明显增多,针刺后明显下调;(3)Z+C组IB4阳性神经元上TRPV1表达比率减7少,针刺后上调。结论:直结肠部位TRPV1、NGF参与针刺缓解直结肠高敏感效应,其效应与非肽能神经元的调控有关。
尹业辉李思婷王少军李彩彩
关键词:针刺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手足口病合并症及用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我国手足口病(HFMD)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及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建立的数据仓库中,选取2006年11月—2011年6月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记录的941例第一诊断为HFMD患者的住院信息。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合并症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关联分析探讨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共625例患者记录了年龄,其中1~6岁601例(96.2%)。941例患者均记录了合并症,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合并症分别为肺炎(3.9%,37/941)、发热(1.4%,13/941)、贫血(1.3%,12/941)。720例患者记录了用药情况,使用率排在前3位的西药分别为维生素(82.8%,596/720)、氯化钾(33.2%,239/720)、地塞米松(25.6%,184/720),使用率排在前3位的中药分别为板蓝根(14.4%,104/720)、抗病毒感冒颗粒(10.1%,73/720)、咳喘宁(2.5%,18/72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1类中药+1/2/3类西药的组合方式中,联合使用率排在首位的分别为板蓝根+重组人干扰素、板蓝根+匹多莫德+重组人干扰素、板蓝根+对乙酰氨基酚+匹多莫德+重组人干扰素。在常用中、西药物中,抗病毒感冒颗粒与维生素经常联合使用,板蓝根与维生素联合使用次之。结论真实世界中应将1~6岁儿童作为HFMD的重点预防人群,合并症多由感染引起,以临床常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治疗模式最为常见,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清热解毒类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最为常用。
李思婷谢雁鸣杨靖
关键词:手足口病医院信息系统合并症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