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坤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不同程度肩袖损伤的效果评估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不同程度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2月-2014年05月40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根据Gerber分型,其中中、小型肩袖损伤20例为一组(以下简称A组),大的、巨大肩袖损伤20例为一组(以下简称B组)。其中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1岁),右侧15例,左侧5例;B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岁),右侧18例,左侧2例。两组手术均采用金属缝合锚单排缝合技术进行肩袖修补,并采用ASES、Constant-Murley以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功能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7.3个月)。通过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三种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评分优良率占为95%,B组优良率占85%。术后患者两组肩关节肿痛症状均明显好转,运动及生活功能恢复正常,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A组较B组相比,有比较好的手术预期效果,且各项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锚固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适应性,固定可靠,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以获得稳定的早期固定。对于不同程度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势,配合重建后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能够恢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但中小型肩袖撕裂的术后效果比较大的、巨大的肩袖撕裂好。
- 朱雪坤徐斌徐洪港王瑞涂俊
-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损伤
-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凝胶对兔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兔自体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模型股骨道内注入自体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BM-SCs)凝胶对早期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3~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均分为 PBMSCs 组与对照组,PBM-SCs 组予以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6 d后采集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PBMSCs,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鉴定表面抗原表达。建立自体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模型, PBMSCs 组于动物模型股骨道内注入 PBMSCs 凝胶,对照组仅注入凝胶。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每组随机取4只处死取材,1只做 Masson 三色染色观察组织愈合的病理表现,3只做股骨道移植物抗牵拉试验观察其愈合强度。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提示 PBMSCs 表面表达 CD29、CD90,不表达 CD11b、CD34。 Masson 三色染色显示 PBMSCs 组术后第4周胶原纤维开始增生,排列紊乱,第8周胶原纤维显著增生,排列不规则,第12周胶原纤维大量增生,排列有序。 PBM-SCs 组腱骨愈合速度较对照组迅速。 PBMSCs 组和对照组的股骨道移植物抗牵拉强度随时间延长呈现上升趋势,其中PBMSCs 组移植物的抗牵拉强度自第8周起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PBMSCs 凝胶对兔自体肌腱移植物重建ACL 的早期腱骨愈合有促进作用。
- 刘家能徐斌徐洪港朱雪坤陈鹏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