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纳米
  • 3篇教学改革
  • 3篇骨修复
  • 2篇研究生课程
  • 2篇生物材料
  • 2篇体外
  • 2篇金属
  • 2篇课程教学
  • 2篇活性
  • 2篇骨组织
  • 2篇光热
  • 1篇递送系统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剂
  • 1篇电催化性能
  • 1篇动力学
  • 1篇多孔

机构

  • 16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6篇朱敏
  • 14篇朱钰方
  • 1篇周晓霞
  • 1篇何星
  • 1篇王玉伟
  • 1篇杜晓宇
  • 1篇齐鑫
  • 1篇辛晨
  • 1篇赵世昌

传媒

  • 7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现代技术陶瓷
  • 1篇有色金属材料...
  • 1篇中国生物材料...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孔生物玻璃复合支架及其骨组织修复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介孔生物玻璃(Mesoporous Bioglass,MBG)支架由于高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成骨活性、生物降解性以及局部药物递送功能。MBG支架可提供细胞增殖/生长、细胞外基质沉积、营养物质获取的场所,引导新骨生长而修复骨缺损。然而,纯MBG支架的力学强度低、脆性大而使其应用于骨缺损修复受到限制。将MBG结合生物高分子或其他生物陶瓷制备MBG复合支架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本文将基于MBG复合支架的骨组织修复应用背景,简单介绍MBG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系统总结MBG复合支架在骨组织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MBG复合支架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展望。
黄子彦朱敏朱钰方
关键词:骨修复
研究生《功能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出发,结合研究生《功能材料》课程特点,对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问题进行探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融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及完善课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朱敏朱钰方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全英文“纳米材料” 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纳米材料科学前瞻性、创新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为适应日趋深入和开放的国际化研究生教育,从研究生科研实践中的具体需求出发,初步探索了全英文教学模式下的研究生"纳米材料"课程改革。通过结合专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热点,引导学生把握纳米材料研究前沿和学术思想,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参与教学内容制定、部分章节讲解和模拟学术交流;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生课题实践案例,组织课堂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培养专业科研方法技能;全英文授课帮助学生接触国际化、创新型科研前沿阵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朱敏朱钰方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纳米材料研究生课程
壳聚糖包覆多孔碳骨架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2020年
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的能量转换装置,可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但目前应用于阴极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的铂基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稀缺、抗甲醇能力低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基于此,以生物质材料壳聚糖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将壳聚糖包覆到分层多孔氮掺杂碳骨架(hierarchically porous nitrogen-doped carbon,HPC)上,经高温处理得到了高效的铁掺杂壳聚糖包覆HPC催化剂(Fe-HPC@CTS)。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已包覆到HPC上,有效的提升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壳聚糖包覆HPC,一方面增加了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另一方面HPC提供了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的基底,从而使得催化剂拥有一个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以及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使催化剂的ORR性能有明显的提升;该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ORR半波电位为0.80 V,极限电流密度为6.50 mA·cm^?2。通过抗甲醇性能测试,该催化剂的抗甲醇性能要优于20%Pt/C催化剂。
钱庆仁朱敏韩三灿
关键词:氧还原电催化剂
FePS_(3)纳米片制备及其体外光热-光动力学联合治疗性能研究
2021年
光学治疗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策略具有微创、毒副作用小、治疗效率高等优势而得到广泛研究,但单一光学治疗并不能完全消除肿瘤。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在光学治疗领域的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探索了金属磷三硫族元素化合物FePS_(3)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多功能光学治疗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FePS_(3)块体并通过超声协助的液相剥离法得到FePS_(3)纳米片,该纳米片的平均水合粒径小于200 nm(平均153 nm),对1064 nm激光的光热转换效率为19.7%,且能在660 nm激光辐照下产生活性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ePS_(3)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光热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效果。因此,FePS_(3)纳米片可同时作为光热剂和光敏剂获得光热-光动力学联合治疗肿瘤功能,肿瘤治疗应用潜力较大。
杨劢朱敏陈雨朱钰方
介孔有机硅为载体的纳米递送系统制备及其体外化疗-光热联合治疗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有机/无机杂化的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因其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介孔孔道、功能性的骨架以及高的药物装载量等特点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提出以二硫键桥接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共装载化疗药物和光热剂,设计制备以DNA分子作为控释“开关”修饰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的纳米递送系统(ICG/DOX-MONs@DNA20)。该纳米递送系统结合了光热剂的光热效应以及DNA分子随温度升高而从颗粒表面脱附的特性,可实现近红外光照射激发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控制释放,同时获得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肿瘤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递送系统在近红外光照下能迅速升温至43℃以上的热疗温度,而且在37℃条件下6 h内仅缓慢释放药物12.3%,而当温度升至43℃时则快速释放药物52.4%;细胞实验显示该纳米递送系统能够被HeLa肿瘤细胞吞噬,在近红外光照下有明显的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效果。因此,ICG/DOX-MONs@DNA20纳米递送系统在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曾雨淋陈佳杰田正芳朱敏朱钰方
喷雾干燥可控制备生物玻璃微球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CaO-SiO2-P2O5体系生物玻璃(Bioglass,BG)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传统熔融法制备BG粉体的能耗大、粉体形貌不可控、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溶胶–凝胶法制备BG粉体则需大量溶剂、制备周期长、不易量产。为快速、规模化制备形貌、粒径、化学组成可控的BG微球,本研究以水溶液为溶剂,以正硅酸四乙酯、磷酸三乙酯、四水硝酸钙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前驱体溶液方法制备BG微球,探讨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气风量、前驱体溶液浓度和进料速率等工艺参数对BG微球粒径的影响;前驱体溶液化学组成对BG微球的体外诱导磷灰石沉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G微球的粒径范围在40μm以下可控,且粒径随前驱体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随进气风量增大而减小,进料速率则对微球粒径影响较小。不同化学组成的BG微球都具有良好的体外诱导磷灰石沉积能力,而且随Ca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胡亚萍田正芳朱敏朱钰方
关键词:喷雾干燥生物玻璃磷灰石
磁性中空介孔颗粒载体设计制备及药物输送研究
介孔氧化硅颗粒具有均一可调的孔径、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可以获得高的药物储藏量,特别是中空结构的介孔颗粒;无定型的介孔氧化硅颗粒同样具有无毒性、生物相容性、能够被各种细胞内吞以及不易受免疫系统影响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介孔氧...
朱钰方朱敏陶翠莲
关键词:药物载体
研究生“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3
2014年
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出发,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融合、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入手,对研究生"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整合几种经典的生物材料和目前最新发展的生物材料及其新技术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学术思想,提高创新意识;通过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创新引入课堂教学,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开展课堂专题讨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以及适当引入双语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融合,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科研创新思维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专题讨论等过程性评价结合学期末的小论文综述等总结性评价,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科学思维和归纳总结等能力。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主体,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朱钰方朱敏何星
关键词:生物材料学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
CuO/ZnO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还原CO_(2)制合成气被引量:1
2021年
二氧化碳(CO_(2))还原制备合成气(CO和H2混合气),不仅可以实现碳循环降低温室效应,而且能缓解能源危机,而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在于催化剂设计。本研究采用金属离子共沉淀法制备了CuO及CuO/ZnO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通过调节催化剂组分,探究其在不同电势下电化学CO_(2)还原制备合成气的性能。结果表明:引入锌(Zn)物种可以减弱中间物CO_(2)•–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导致CO的法拉第效率(FE)降低,氢气FE增加,从而实现不同电势下合成气CO/H2在1/1~1/4范围内的可控调节。尤其是,当前驱液中铜和锌配比为1:2时,在–0.9 V(vs.RHE)的电势下,CO和H2总FE高达84%。
张清明朱敏周晓霞
关键词:合成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