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学伦理学批评自2004年6月正式提出至今,已在中国学界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它从伦理道德视域,对文学著作,以及文学与作者、批评家、读者及社会等四者的关系予以关注,拓宽了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作为由中国学者提出并积极建构的批评范式,它不仅服务于文学自身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彰显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意义,促进了和谐道德秩序的构建。通过系统梳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演进,解读出其取得的辉煌成绩与存在问题,期冀推动其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 张宇
-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 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展现的是阿富汗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矛盾的生存环境,不公平的社会关系与纠结的精神世界。以空间叙事理论为依据,通过探讨胡赛尼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彰显出胡赛尼独具匠心的空间叙事所蕴含的对战争的痛斥,对平等社会关系的渴求,以及对爱的美好诉求。从空间叙事视阈解读胡赛尼作品,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人物的精神特质,更全面地理解故事的主题与意义。
- 张宇张艳
- 关键词:空间叙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
- 西奥多·德莱塞小说研究的新话题、新思路与新范式--《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德莱塞小说中女工形象的文化表征》评介
- 2018年
- 王育平教授的专著《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德莱塞小说中女工形象的文化表征》着眼于德莱塞的三部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和《美国悲剧》中的都市空间特质,借助霍尔的"文化表征"和新历史主义的"身份型塑"概念,挖掘出小说中潜藏的文化意蕴,诠释出美国世纪之交的经济模式、道德规范与社会理想变迁对都市空间的重塑及其对女工自我身份建构的影响,借以窥测西奥多·德莱塞对女性工作问题与美国社会主流文化所持的态度。该著作为国内外德莱塞小说研究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 张宇
- 关键词:都市空间文化表征
- 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的空间叙事策略被引量:2
- 2018年
-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既是展现人性与社会的舞台,又是探索空间叙事理论的平台。在其小说文本中,叙事超越了以往线性叙事传统,空间因素呈现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了作品的主题表现力。着眼于胡赛尼的三部作品——《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与《群山回唱》,聚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策略,从空间的选择与转换、空间与人物的互动、空间对时间的压缩和多重视角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彰显胡赛尼作品的叙事艺术魅力,丰富胡赛尼小说作品研究。
-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