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传染
  • 9篇传染病
  • 7篇法定传染
  • 7篇法定传染病
  • 6篇疫情
  • 5篇疫情分析
  • 5篇法定传染病疫...
  • 5篇法定传染病疫...
  • 5篇传染病疫情
  • 5篇传染病疫情分...
  • 3篇染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聚集性
  • 2篇肠道传染病
  • 1篇乙类
  • 1篇预警
  • 1篇症状

机构

  • 14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甘孜州疾病预...

作者

  • 14篇张云娜
  • 10篇李羚
  • 8篇杜飞
  • 7篇许军红
  • 6篇蔺鸿
  • 6篇吕强
  • 6篇刘润友
  • 5篇杨长虹
  • 2篇康殿巨
  • 1篇程秀伟
  • 1篇蔺红

传媒

  • 10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21年四川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聚集性疫情预警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1—2021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对聚集性疫情的预警情况,为完善和优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1年四川省预警系统对聚集性疫情的预警情况,研究不同年份、不同传染病的预警信号有效率、预警信号阳性率和预警灵敏度等。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疑似事件数、暴发/流行数、预警灵敏度等与预警信号数之间的关系,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2011—2020年四川省共收到预警信号147979条,其中1550条(1.05%)判定为疑似事件;235条(0.16%)经现场调查后核实为暴发/流行。预警信号有效率最高的市州为南充市(4.58%),最低的为达州市(0.04%)。2011—2020年预警信号数较多的传染病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50281条)、手足口病(33664条)、流行性腮腺炎(23335条)和流行性感冒(14471条),占全部预警信号的82.28%。4种传染病的预警信号有效率依次为0.19%、1.57%、2.22%和1.78%,预警灵敏度依次为35.48%、60.00%、92.54%和85.37%。197起预警相关的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中有151起(76.65%)预警系统发出了预警信号,有73起(48.34%)在疫情网络报告前进行了预警。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四川省运行良好,一定程度上实现传染病疫情早期探测功能。但还应进一步优化预警模型,合理设置预警参数,减少无效预警,提高预警灵敏度。
张云娜李蔚李羚马瑶刘燕杜飞
关键词: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预警灵敏度
2018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对2018年四川省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四川省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2类31种,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428.87/10万、4.98/10万和1.16%。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病和丙肝。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从发病数月分布情况来看,甲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为6-8月,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发病高峰在7-8月份,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无明显发病高峰,丙类传染病发病高峰为7-10月。甲乙类发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丙类发病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甲乙类和丙类主要疾病谱、高发地区、高发人群、时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与往年大致相同。应加强对新发及再发传染病的监测。
张云娜李蔚许军红李羚杨长虹蔺鸿彭艳秋刘润友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2016—2020年甘孜州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2020年甘孜州肺结核流行特征,为甘孜州肺结核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6—2020年甘孜州肺结核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特征;采用卡方趋势性检验分析年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6—2020年甘孜州肺结核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1.83/10万,死亡率0.10/10万,2016—2020年甘孜州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3∶1;15~19岁组年龄段的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最高(405.54/10万);发病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49.52%),其次为学生(17.78%),再次为牧民(10.40%);石渠县、理塘县和白玉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较高。结论甘孜州肺结核防控形势严峻,石渠县、理塘县和白玉县是疫情高发地区,重点要加强对农牧民、学生等人群的防控,进一步控制甘孜州肺结核疫情。
李明燕张云娜
关键词:肺结核
2011-2019年四川省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点,初步探索重症病例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2011-2019年间报告的重症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地图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制作。采用R 3.6.1统计软件进行重症手足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1-2019年四川省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61/10万,重症比例为0.64%。发病主要高峰时间为4-8月;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在逐渐减小,病例主要集中在成都市、眉山市、绵阳市等交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以5岁以下人群为主,占全部重症的96.36%,散居儿童高于幼托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实验室诊断病例数不断升高,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最高,达到54.99%。感染EV 71的病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最高。EV 71病例多出现在4-8月。EV 71在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其他肠道病毒在1~2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低年龄、EV 71感染、诊断时病程较短与重症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结论四川省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有所减少,但病原体在不断变化,其他肠道病毒引起重症比例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年龄、病毒分型、诊断时病程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其他影响因素,鼓励重点人群接种EV 71疫苗,从而控制并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李羚刘润友张云娜蔺鸿许军红彭艳秋李蔚杨长虹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影响因素
2017—2022年四川省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四川省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采用R 4.3.0软件进行发病率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SaTScan 10.0软件用于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结果2017—2022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9.57/10万,总体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Z=-31.428,P<0.001)。2020—2022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2017—2019年降低了30.45%。其中痢疾发病率连续6年居甲乙类肠道传染病首位,其次是甲肝、戊肝。甲乙类肠道传染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5至9月。发病率较高年龄组为0~4岁组、50~54岁组和75~79岁组,其中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0~4岁组儿童为主,甲肝、戊肝、未分型肝炎病例数以40~59岁成年人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322.34,P<0.001)。职业以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发病率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川西地区(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和攀枝花市)及自贡市、遂宁市等部分中部地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17—2022年四川省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一类聚集区在攀枝花市和凉山州,聚集时间2017年2与1日至2020年1月31日(扫描半径=124.84 km,LLR=75.90,RR=6.00,P<0.001)。二类聚集区分别在阿坝州、遂宁市、自贡市、雅安市和眉山市。逐年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聚集时间有所变化。结论四川省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呈现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病率下降明显。建议加强监测,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根据时空聚集模式,对重点人群和场所制定针对性的精准防控策略。
李羚张云娜李蔚马瑶刘燕杜飞吕强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
2010-201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4
202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疾病谱变化,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2010-2019年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进行分析。地图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制作,R 4.0用于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85.78/10万,年均死亡率为2.78/10万。2010-201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丙类发病主导着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甲乙类死亡主导着法定传染病的死亡趋势。发病率位居前列的病种为手足口病(90.85/10万)、肺结核(69.63/10万)、乙肝(53.98/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0.00/10万)和梅毒(29.79/10万),死亡率位居前列的病种为艾滋病(2.42/10万)、肺结核(0.21/10万)、狂犬病(0.05/10万)。发病率明显上升的病种包括手足口病、艾滋病、流行性感冒、梅毒和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的病种包括肺结核、乙肝和痢疾。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最高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一直维持在较低发病水平。2010-201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月分布主要由丙类传染病月分布主导,发病高峰为4-7月及10月-次年1月;病例数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及20~64岁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以农民、儿童、学生为主;发病率较高地区集中在川西及中部地区,甲乙类发病率较高地区集中在凉山州、甘孜州和阿坝州,丙类发病率较高地区集中在川中,尤其是成都市。结论甲乙类传染病的高死亡率和丙类传染病的高发病率是四川省近年来的防控重点,应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关注发病率较高和增长较快病种,根据病种不同发病特点,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李羚李蔚彭艳秋杜飞许军红张云娜刘润友吕强蔺鸿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2023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23年四川省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特点,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四川省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据,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23年四川省传染病发病死亡概况和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对比2018—2022年发病情况,计算相对数分析发病变化趋势。率的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表示,平均数计算用算术平均数。结果2023年四川省报告甲类传染病2例,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32种(1649785例),发病率分别为614.04/10万和1356.13/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3的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肝和梅毒。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3的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类传染病在5月出现发病高峰,丙类在3月和12月分别出现两个高峰;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10∶1,病例最多的为农民。丙类传染病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08∶1,病例较多的为学生和托幼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地区其人群发病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2023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上升迅速且时间分布明显,应密切监测,重点加强防控。
刘燕吕强杜飞张云娜李羚李蔚马瑶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1-2019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近年来手足口病时空特征,探究疫情变化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2011-2019年间报告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手足口病热图采用R 3.6.1统计软件绘制,地区分布地图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制作。结果2011-2019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95.01/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8/10万,发病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偶数年较奇数年发病率高,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双峰性,高峰时间分别为4-7月和10-12月;各地区优势发病高峰略有不同,攀枝花市发病高峰较其他市州晚1个月,呈现晚峰;2011-2019年各市(州)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高发地区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不断增加。结论2011-2019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疫情强度和范围不断增加。各市(州)月分布模式略有不同,应结合各市(州)发病特点,进一步探索不同发病模式的影响因素,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李羚许军红蔺鸿刘润友张云娜李蔚彭艳秋杨长虹
关键词:手足口病R软件
2014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四川省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类32种,报告发病282 919例,报告死亡17 49人,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48.98/10万、2.16/10万、0.62%。结论四川省仍需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重点疾病包括:肺结核、乙肝、艾滋病和手足口病;重点人群为农民、散居和幼托儿童;重点地区为甘孜州、凉山州、阿坝州和成都市。
张云娜康殿巨蔺红许军红刘润友杨长虹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及其转归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转归情况,为新冠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描述四川省2020-01/03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分析无症状感染者的转归情况,比较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与其他确诊病例在人口学特征、临床严重程度以及病程上的异同。结果160例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对密切接触者主动检测、重点人群筛查以及入境人员主动检测等方式发现。其年龄、职业分布广泛,男女性别比接近1∶1;有70例随后出现临床症状转为确诊病例,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 d;不同年龄段转为确诊的比例不同。与其他确诊病例相比,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重症和危重症比例较低,病程较短。结论四川省通过主动检测有效的发现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并及时对无症状感染者及时进行管理,有效控制了其作为传染源传播病毒,对四川省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云娜彭艳秋李蔚吕强杜飞许军红蔺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