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氢吗啡酮与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疼痛应激及产程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观察氢吗啡酮与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疼痛应激、产程及温度感受器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按照不同的麻醉镇痛方式分为氢吗啡酮组和罗哌卡因组。氢吗啡酮组予以40μg·mL^(-1)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罗哌卡因组予以0.1%罗哌卡因PCEA。记录2组初产妇疼痛应激、产程、产时发热、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次数、新生儿阿氏评分,观察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氢吗啡酮组42例,罗哌卡因组48例。镇痛后,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宫口开全(T3)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2.68±0.37)和(3.08±0.52)分,胎儿娩出后(T4)VAS分别为(3.12±0.31)和(4.15±0.26)分,胎盘娩出后1 h(T5)VAS分别为(1.36±0.13)和(1.45±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镇痛后30 min(T2)血清皮质醇(Cor)分别为(276.69±25.74)和(289.64±24.52)nmol·L^(-1),血清NE分别为(2.21±0.17)和(2.39±0.11)pg·mL^(-1);胎儿娩出后(T4)血清Cor分别为(146.36±18.97)和(202.83±22.68)nmol·L^(-1),血清NE分别为(1.71±0.19)和(1.95±0.16)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73.26±162.37)和(566.38±171.4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产时发热发生率分别为4.76%和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6.18±1.12)和(7.19±1.23)次,总按压次数分别为(6.52±1.69)和(7.81±1.7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新生儿出生1 min阿氏评分分别为(9.21±0.26)和(9.19±0.24)分,出生5 min阿氏评分分别为(9.56±0.12)和(9.53±0.1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氢吗啡酮组与罗哌卡因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23.81%和6.25%,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1.43%和4.17%,头晕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4.17%,差异均�
- 孙天宇高辉东常家辉于晓威徐建军
- 关键词:氢吗啡酮罗哌卡因分娩镇痛产程温度感受器
- 分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 2020年
- 目的:探究小儿临床麻醉中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抽取80例手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40)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前滴鼻,研究组(n=40)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分组对比患儿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疼痛程度(CHEOPS)评分,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CHEOPS评分低于对照组,经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过程中脉压差、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高于研究组(10.00%),经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临床麻醉过程中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麻醉效果,提升镇静效果,缓解患儿不适感受,同时能够减少患儿麻醉后不良发应的发生。
- 都兴光孙娟苑妍新常家辉
- 关键词:小儿麻醉咪达唑仑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HR、RR、MAP水平波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不但可以缩短患者麻醉后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而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田雪丰郑万超常家辉
- 关键词: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
- 右美托咪啶麻醉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术后认知功能情况。方法我院对食管癌患者4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20例,实验组使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给药10 min,然后维持0.5μg/(kg·h)至术毕;对照组使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给药10 min,维持0.3μg/(kg·h)至术毕。对比分析两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MMSE平均(27.3±0.6)分、第3天(28.0±0.7)分、第7天(28.8±0.5)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使用1.0μg/kg右美托咪定给药,术中维持0.5μg/(kg·h)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 都兴光孙娟苑妍新常家辉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MMSE评分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按0.5μg/kg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持续15 min。对照组同法泵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 d内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与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住院天数多于试验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
- 孙天宇李娜常家辉
- 关键词:心脏手术谵妄
- 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产妇寒战和牵拉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纳入此次研究,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分别给予咪达唑仑单独麻醉和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种药物对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疼痛的预防作用。结果:两组产妇的寒战发生率对比,研究组(5.00%)<常规组(20.00%);且常规组的牵拉疼痛率(45.00%)高于研究组的牵拉疼痛率(20.0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应用在剖宫产麻醉中对产妇寒战和牵拉疼痛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都兴光郭威常家辉苑妍新
- 关键词:剖宫产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寒战牵拉痛
-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缓解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试验组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随后连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2 m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利多卡因。观察并记录术后6、12、24、48 h静息时的VAS评分。结果术后6、12、24 h静息状态下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1.35±0.40)、(1.46±0.48)、(1.45±0.41)和(1.05±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2.30±0.61)、(2.93±0.52)、(2.73±0.46)、(1.85±0.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 孙天宇李娜常家辉
- 关键词:利多卡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
- 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镇痛,试验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和镇痛,记录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进食、下床活动、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进食、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下床活动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数量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镇痛有利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
- 孙天宇李娜常家辉
- 关键词:全身麻醉直肠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