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晓平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臂丛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躁动
  • 1篇正中神经
  • 1篇正中神经体感...
  • 1篇妊娠
  • 1篇妊娠高血压
  • 1篇上臂
  • 1篇神经传导阻滞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手术
  • 1篇术前
  • 1篇衰弱
  • 1篇苏醒
  • 1篇苏醒期躁动
  • 1篇锁骨

机构

  • 4篇南通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姚晓平
  • 1篇姜秀丽
  • 1篇曹亮
  • 1篇杜伯祥
  • 1篇姚雷
  • 1篇葛建林
  • 1篇宋杰
  • 1篇范建波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老年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前臂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n=30)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n=30),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R组给予0.5%罗哌卡因20 m L,RD组给予含有右美托咪定1μg/kg的0.5%罗哌卡因20 m L。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48 h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RD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均缩短(均P<0.05),感觉和运动持续时间均延长(P<0.05);与阻滞前比较,RD组中阻滞后48 h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阻滞前比较,RD组阻滞48 h后正中神经体感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可有效增强罗哌卡因的局麻效果,且对阻滞后臂丛神经功能恢复无损害。
葛建林宋杰姚晓平杜伯祥曹亮姚雷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正中神经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肩关节镜手术中臂丛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病人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罗哌卡因20 mL,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低剂量组(0.15%),中剂量组(0.25%),高剂量组(0.375%)。记录麻醉阻滞后15 min、30 min臂丛各主要神经的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记录麻醉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麻醉阻滞后30 min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30 min时膈肌麻痹程度及肺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注药15 min后低、中、高剂量组肌皮神经阻滞例数分别为25例、37例、48例,桡神经阻滞例数分别为24例、36例、47例,正中神经阻滞例数分别为20例、32例、44例,尺神经阻滞例数分别为11例、22例、34例,低、中、高剂量组各神经痛觉完全阻滞例数依次递增;中、高剂量组神经完全阻滞例数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运动阻滞3级为32例显著多于低剂量组16例(P<0.05)。注药30 min,三组各神经痛觉完全阻滞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注药后持续镇痛时间分别为(9.8±1.6)h、(9.4±1.6)h显著高于低剂量组(7.0±1.3)h(P<0.05)。麻醉阻滞后30 min时,高剂量组出现27例膈肌部分麻痹,9例全身麻痹,显著高于中剂量组13例部分麻痹,2例全身麻痹及低剂量组11例部分麻痹,2例全身麻痹(P<0.05);PACU30 min时,高剂量组34例膈肌部分麻痹,11例全身麻痹显著高于中剂量组17例膈肌部分麻痹,3例全身麻痹及低剂量组15例膈肌部分麻痹,2例全身麻痹(P<0.05)。麻醉阻滞30 min时,高剂量组用力肺活量(FVC)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 457.07±130.17)mL、(3 37.23±93.56)mL/s显著低于中剂量组(2 710.38±133.45)mL、(374.65±89.52)mL/s及低剂量组(2 770.41
缪娟娟张常伟范建波姚晓平
关键词:臂丛罗哌卡因喉面罩肩关节
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立即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h)10 min,然后以0.2μ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T_(0))、插管后5 min(T_(1))、拔管前5 min(T_(2))、拔管后5 min(T_(3))的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Ramsay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1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发生率,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_(1)~T_(3)时,观察组的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 h的VAS评分和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减少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并可维持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
刘增慧姜秀丽孙佳凤张常伟姚晓平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剖宫产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期躁动术后
术前衰弱状态与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状态与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2年3月—2023年4月就诊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并接受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41例,术前使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状态,同时进行包括年龄校正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等在内的术前基线资料的收集和评估。随访患者至术后60 d。观察主要结局指标(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次要结局指标(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输血情况、术后谵妄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衰弱状态与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关系,并筛选出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衰弱状态对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441例患者中术前衰弱172例,衰弱发生率为39.0%。术前衰弱患者中有72例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者行走障碍,高于术前非衰弱患者(14例)和衰弱前患者(27例)(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衰弱是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69,95%CI:1.597~6.692,P=0.001)。术前衰弱预测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者行走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灵敏度为63.7%,特异度为69.5%。结论 术前衰弱是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60 d发生死亡或行走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佳凤冯艳姚晓平
关键词:衰弱骨科大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