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加东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延安时期
  • 1篇叶利钦
  • 1篇叶利钦时期
  • 1篇中国古代史
  • 1篇中国古代史研...
  • 1篇中国通
  • 1篇中国通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地位
  • 1篇通史
  • 1篇女权
  • 1篇外交
  • 1篇外交政策
  • 1篇外交政策选择
  • 1篇简编
  • 1篇古代史
  • 1篇古代史研究
  • 1篇俄罗斯外交
  • 1篇非理性
  • 1篇妇女权利

机构

  • 4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4篇加东
  • 1篇侯虎虎
  • 1篇冯建玫

传媒

  • 4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陕甘宁边区妇女权利保障的措施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妇女权利的保障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一直处于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她们在思想上屈服于"三从四德"的桎梏,文化上极少有受教育的机会,经济上沦为男子的附属品,婚姻上没有自主权,政治上更无参政权。在陕甘宁地区,中共中央十分重视保障妇女的权利,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从而保障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利。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在价值观念、参政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意向、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加东
关键词:妇女权利社会地位
非理性的外交政策选择——对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的反思被引量:4
2006年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三次调整都是在非理性的国内政治社会氛围中进行的。反思这一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历经亲西方外交、“双头鹰外交”、多极化外交三个阶段,却始终没有能够从昔日帝国的光环下彻底走出,理性定位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外交政策。非理性的外交政策选择导致了这一阶段俄罗斯外交的总体失败。
冯建玫加东
关键词:叶利钦时期非理性外交政策选择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2007年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在是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下进行的。当时学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历史研究手段,在立足史料,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从理论高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研究成果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过分强调史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因而其科学性便受到损害,甚至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非历史主义的倾向。
侯虎虎加东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简编》
论延安时期党在保密工作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被引量:1
2009年
延安时期纵贯中共党史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各项事业走向成熟,最终成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保密工作在这一时期同样从最初的地下工作,逐渐走向公开与半公开化。这一时期党的保密工作不仅从发展走向完善,同时在保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优良传统。在这一时期,根据不同阶段党的中心工作适时调整保密工作的中心任务;科学处理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之间的关系是党在这一时期保密工作最具特色的;积极探索保密工作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途径是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加东
关键词:延安时期保密工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