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亚群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脾氨肽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6-...
  • 1篇球蛋白
  • 1篇缺乏症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 1篇磷酸脱氢酶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亚群
  • 1篇酶缺乏
  • 1篇酶缺乏症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球蛋白

机构

  • 3篇萍乡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刘明
  • 3篇刘军
  • 1篇黄斌
  • 1篇程均
  • 1篇冯静
  • 1篇刘素云

传媒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剂型阿奇霉素致儿科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型阿奇霉素致儿科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儿科患者临床用阿奇霉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间收治的儿科患儿72例,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4例;A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胶囊口服治疗,B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C组患儿均给予非阿奇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分析3种不同药物的用药方法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C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83%低于A组和B组分别为83.33%和87.50%(P<0.05);A组和B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患者中采用阿奇霉素胶囊或注射液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用药需严格把握患儿适应证,并实施相应处理或干预措施,以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证临床用药安全。
黄斌刘明刘军冯静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同剂型
江西萍乡地区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突变分析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江西萍乡地区确诊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进行C,6PD基因分析,分析本地区常见的C6PD基因突变类型,为确立G6PD缺乏症为新生儿筛查项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因急性溶血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并确诊为G6PD缺乏症患儿共65例,其中30例征得患儿家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提取DNA,并进行PCR-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类型。结果30例G6PD缺乏症患儿共检出3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G1388A19例(63.3%)、G1376T8例(26.7%),C1159T1例(3.3%),2例(6.7%)测序未找到突变位点,也无缺失突变。在2例G1376T家系中,有1个家系兄弟2人均为蚕豆病患者。结论G1388A、G1376T为萍乡地区最常见的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
易爱兰刘素云程均覃广萍刘军刘明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突变儿童
探讨脾氨肽在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不同类型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脾氨肽在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RRTI)不同类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RRTI患儿,按照发病部位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上感组,n=30)、反复支气管炎组(支气管组,n=28)和反复肺炎组(肺炎组,n=22)。3组同时给予脾氨肽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肺炎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低于上感组、支气管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IgG、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肺炎组治疗前IL-4水平高于上感组、支气管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脾氨肽治疗儿童RRTI可改善患儿免疫学指标,提高机体抵抗力,且在反复肺炎患儿中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运用。
刘军陈秋萍毛晓玲刘明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脾氨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