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镜澄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天狮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铜绿微囊藻溶藻菌Q1发酵培养条件
- 2020年
- 本研究以叶绿素a的清除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苏云金芽孢杆菌Q1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其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葡萄糖浓度5 g/L、转速190 r/min,发酵时长20 h,装液量25 mL/2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将发酵后的无菌滤液作用到对数期的铜绿微囊藻细胞,2 d后,其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的清除率高达50.3%。
- 乔镜澄张建辉王国伟张成林
- 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铜绿微囊藻响应面
- 番茄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 2015年
- 对番茄链格孢菌黑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再次感染后纯化,分离得到5株真菌,根据科赫法则证明这5株菌为番茄黑斑病的致病菌,它们对番茄的致病病害症状上有一定差异。以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为靶标,采用ITS1/ITS2进行PCR扩增,经Blast比对后,与Gen Bank中报道的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同源性为99%,结合该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确定这5株菌为交链格孢菌。
- 乔镜澄麻杰
- 关键词:番茄致病菌ITS
- 大枣浓缩汁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在4,26,37℃条件下对大枣浓缩汁进行7个月的贮藏,并分别用零级、一级动力学模型对产品中与非酶褐变相关的指标还原糖、抗坏血酸(Vc)、羟甲基糠醛(HMF)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零级模型拟合度优于一级的,Vc含量的动态变化一级模型拟合度优于零级的。4,26,37℃贮藏条件下,大枣浓缩汁中的HMF和A420变化呈线性关系,同时颜色参数(A420、L*、Chroma值)是HMF的函数,具有相关性,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26,37℃贮藏过程中大枣浓缩汁的颜色参数及还原糖、Vc含量变化显著(P<0.05),明显高于4℃贮藏,低温有利于大枣浓缩汁的贮藏。
- 韩希凤李书启乔镜澄孙越
- 关键词:非酶褐变动力学贮藏
- 水生植物群落对水华藻类的化感抑制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选择5种高等水生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菖蒲(Acorus calamus)、水蕴草(Elodea dens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构建3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群落,A:菖蒲+穗状狐尾藻+水蕴草;B:水芹+穗状狐尾藻+黑藻;C:水芹+水蕴草+黑藻。研究3种群落种植水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群落7 d、14 d、21 d种植水均显著降低水华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P<0.05),表明水生植物能够通过不断向水体中释放化感物质来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生长。对水华鱼腥藻的抑制,群落A与B、B与C差异极显著(P<0.01),群落A与C差异不显著(P>0.05),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3种群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对2种藻的抑制效果来看,群落A表现出较好的抑藻效果,7 d、14 d和21 d种植水对水华鱼腥藻的抑制率分别为74.59%、85.50%和84.38%,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为73.59%、80.46%和89.49%。3种植物群落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显著降低2种藻的叶绿素a含量,表明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通过破坏藻类的光合系统来控制其生长。
- 邢春玉吴运刚乔镜澄张妍
- 关键词:水生植物群落水华鱼腥藻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
- 果蔬汁抗氧化性与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作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研究为分析与探讨不同种类果蔬汁对丙烯酰胺的影响及与抗氧化之间的关系,采用DPPH法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法对7种果蔬汁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比较,同时,添加7种果蔬汁研究其化学反应模型和在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发现,7种果蔬汁都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西红柿汁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达到97%。由此可见,7种果蔬的抗氧化活性和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之间并无确定的相关性。
- 乔镜澄邢春玉张妍
- 关键词:果蔬汁抗氧化活性丙烯酰胺
- 番茄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从天津地区产的番茄黑斑病的疑似样本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相近的内生真菌,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iessler],PDA为其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菌丝在5~37℃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8℃,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65℃处理20 min,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黑暗条件最适合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该病原菌对碳源、氮源选择不苛刻,最适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酵母膏。
- 乔镜澄刘宇马敬昊王谦
- 关键词:黑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致死温度
- 民办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背景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对民办高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立足企业需求,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探索校企结合的民办高校教育特色,构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韩希凤乔镜澄齐野李书启蒋汉明
- 关键词:民办高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
- 民办高校生物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 2019年
-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高等教育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民办高等院校立足培养适合企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是不少民办高校的教学目标。本文从生物工艺学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初探学科教学改革措施。
- 乔镜澄邢春玉刘太林
- 海河流域溶藻菌Q1的溶藻效果分析及鉴定被引量:1
- 2019年
- 从天津市海河富营养化的水域中分离到1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将其命名为Q1,对该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提取16SrRNA分子鉴定,将Q1以10%接种量接入铜绿微囊藻(Microcys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纯培养藻液中,研究Q1对不同微藻的专一性及不同生长时期Q1的菌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Q1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属(Bacillus thuringiensis),该菌株稳定期的滤液溶藻效果最佳,菌株Q1能溶解水华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对斜生栅藻也有促进作用。该菌株的无菌滤液经高温处理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没有影响,推断菌株Q1分泌的可耐高温的胞外物质。该菌株与藻体细胞相互抑制,存在竞争共栖的生态关系。
- 乔镜澄张成林马跃超
- 关键词:溶藻特性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被引量:7
- 2023年
- 以乙醇为浸提液,利用微波萃取辅助超声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3.15%、超声时间2.65 min、液料比116∶1(mL∶g)、微波时间3.83 min,该条件下银杏叶中黄酮化合物提取量为28.36 mg·g^(-1)。
- 伦琦乔镜澄杨江南刘海涛武湘姝文文
-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响应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