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大于65岁的COPD患者153例,按照COPD全球倡议(GOLD)2011综合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分组,症状少、低风险为A组,症状多、低风险为B组,症状少、高风险为C组,症状多、高风险为D组,同时根据年龄分为65-74岁组,75-84岁组,≥85岁组。以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分析不同组别COPD患者动脉僵硬度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D组年龄高于A组,D组患冠心病的比例高于A、B、C组(P〈0.05);各组间性别、吸烟情况、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中有84例(54.9%)动脉僵硬度增高;A、B、C、D组患者PWV均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动脉僵硬度增高率A/B组、C/D组、A/C组、B/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年龄段中,D组患者PWV值及动脉僵硬度增高率高于A组患者(分别P〈0.01及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WV〉14 m/s与PWV≤14m/s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吸烟史、氧分压、收缩压及脉压存在差异;疾病严重程度、年龄、氧分压及脉压进入回归方程,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是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COPD合并动脉僵硬增高患者构成比高,动脉僵硬度随COPD疾病严重程度而增高,老年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是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 康昱高春英吴金玲侯原平方向阳陈秀丽王小菊陈玉玲孙倩美
-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脉僵硬度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对1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评估,按照评分结果,分为营养不良组及非营养不良组。分析两组年龄、各项临床化验指标、基础病、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51%。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82.11±4.62岁)高于非营养不良组(76.76±5.3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6,P<0.001),发热及纳差发生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氧分压均低于非营养不良组(均P<0.05)。营养不良组中慢性心衰、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分别为<0.001、0.044及0.003)。营养不良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P=0.030、0.007)。营养不良组患者基础病多(P=0.036),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40),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发热、慢性心衰及重度日常生活功能障碍为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微型营养评估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营养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营养不良与年龄、基础病多、发热、纳差、低氧血症、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慢性心衰、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相关,其中年龄、发热、慢性心衰及重度日常生活功能障碍为高危因素。
- 康昱白熙方向阳侯原平王小菊陈秀丽孙倩美
- 关键词:老年肺炎营养评估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