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时程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混凝土
  • 2篇基础刚度
  • 2篇航站楼
  • 2篇刚度
  • 1篇多层房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设防
  • 1篇设防烈度
  • 1篇时程分析
  • 1篇土结构
  • 1篇破坏形态
  • 1篇屈曲
  • 1篇桩基
  • 1篇桩基础

机构

  • 4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建新疆建工...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5篇范重
  • 5篇陈巍
  • 2篇刘涛
  • 1篇张宇
  • 1篇杨开
  • 1篇聂鑫
  • 1篇樊健生
  • 1篇张娜
  • 1篇李夏
  • 1篇高嵩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结构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础刚度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该文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基础刚度与地下室周边土体约束影响的结构分析模型,给出了确定单桩竖向刚度的原则与计算周边土体弹簧刚度的方法。通过对21层、32层和43层剪力墙结构在7条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考察基础刚度和地下室周边土体弹簧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基础刚度后,结构自振周期加长,层间位移角增大,楼层水平剪力与倾覆力矩略有减小,地下室外墙土体反力显著增大,桩顶反力变化幅度减小。对于矩形平面的建筑,考虑基础刚度对短边方向的影响远大于对长边方向的影响。随着建筑高度与高宽比增加,考虑基础刚度引起的各种结构效应随之增大。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大,侧向刚度起控制作用,基础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范重刘涛陈巍杨开
关键词:桩基础刚度高宽比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超长框架结构温度作用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针对超长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给出结构温度效应计算时最大正、负温差取值方法建议,分别对施工阶段与正常使用阶段进行验算。建立了多层框架结构温度计算简化模型,研究温度内力沿结构竖向的变化规律。将桩基础作为具有水平刚度与转动刚度的弹簧,考虑基础刚度对结构底层抗侧刚度的影响。结合多层超长框架结构算例,分析了基础刚度与设防烈度对结构变形、楼板应力、框架梁和框架柱内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作用下,结构中部楼板应力分布较为均匀,端部楼板应力变化较大,楼板最大应力发生在框架柱周边;框架梁轴力分布中间大、两端小,框架柱内力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对于多层超长框架结构,首层结构由温度作用引起的变形与内力最大,2层及以上各层结构的温度效应迅速减小;柱底嵌固条件对温度效应影响显著,随着基础刚度增大,对框架柱的约束程度逐渐提高,温度作用产生的内力增大,层间位移角减小;随着抗震设防烈度提高,竖向构件截面尺寸与结构侧向刚度随之增大,温度效应逐渐增强。
范重陈巍李夏柴丽娜葛红斌黄进芳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多层房屋温差基础刚度设防烈度
钢管柱-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节点设计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在传统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新型转换节点。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与节点域钢管侧壁焊接,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与节点钢牛腿翼缘焊接。该转换节点钢管下插长度小,节约钢材效果明显。通过钢牛腿翼缘的叠层式连接构造,既能解决框架梁钢筋焊接的问题,又可减小牛腿翼缘偏心受力的影响,焊接施工方便。在清华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4个转换节点的缩尺模型试验,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对转换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试件加载至最大位移时,牛腿端部混凝土压溃、剥落,纵向受力钢筋弯折变形显著,形成塑性铰。框架柱顶部混凝土裂缝数量较少,试验结束时框架柱基本完好。钢管柱底部管壁可能进入屈服,钢管柱及节点域均未出现面外变形。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钢管柱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框架的顶部附近,过渡段钢管的应力低于钢管柱。在达到极限变形状态时,钢牛腿、内环板及竖向加劲肋应力较低,均处于弹性状态。该钢管柱-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节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能够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
范重柴会娟陈巍聂鑫高劲洋樊健生葛红斌黄进芳
关键词:钢管柱混凝土框架有限元分析
厦门新机场结构耗能减震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结合厦门新机场航站楼指廊工程,研究在复杂框架结构中,通过采用防屈曲支撑减震设计方案来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的方法。介绍了本工程的结构体系特点、采用防屈曲支撑的必要性以及防屈曲支撑框架的设计方法。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包括构件设计和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分析两大部分内容。作为消能减震构件,防屈曲支撑既能在弹性阶段为主体结构提供抗侧刚度,又能在中震、大震阶段通过自身的滞回耗能为主体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减小地震能量。从小震、中震和大震三个阶段,深入分析了防屈曲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验证了防屈曲支撑在复杂框架结构中良好的减震效果。
陈巍范重张娜高嵩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航站楼非线性时程恢复力模型抗震性能
某航站楼在爆炸作用下抗倒塌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避免抗倒塌性能分析时确定关键构件的盲目性,考虑相邻构件损伤的影响,评估爆损构件残余承载力对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航站楼结构的特点与可能遭遇爆炸的危险程度,合理确定大跨度钢结构抗爆关键构件的可能部位。通过对爆炸当量、爆炸距离与结构构件损伤程度关系的研究,确定关键构件及其相邻构件的损伤情况。分别采用移除构件法与多尺度模型对破坏严重的构件进行模拟,考察航站楼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抗倒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箱形钢柱的损伤程度主要与爆心距离和爆炸当量有关,迎爆面的变形远大于背爆面,柱顶斜撑杆的损伤程度与爆炸冲击波的入射夹角关系密切。采用移除构件法进行大跨度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时,屋盖的局部变形很大,结构发生局部严重破坏,分析结果偏于保守。通过多尺度模型,可以采用壳单元较为准确地模拟构件在爆炸作用下的损伤情况。由于大跨度的竖向构件具有较大的冗余度,爆损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残余承载力,可以有效抑制变形的发展,采用多尺度模型得到的屋盖变形远小于移除构件法的分析结果。
范重陈亚丽陈巍张宇刘涛
关键词:大跨度结构破坏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