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大伟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衰弱
  • 2篇危重
  • 2篇获得性
  • 1篇电刺激
  • 1篇营养疗法
  • 1篇营养支持
  • 1篇预防性
  • 1篇认知度
  • 1篇神经肌
  • 1篇神经肌肉
  • 1篇神经肌肉电刺...
  • 1篇输注
  • 1篇输注速度
  • 1篇数据挖掘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挖掘关联规则
  • 1篇危重患者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患者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董大伟
  • 3篇冯波
  • 1篇沈萍
  • 1篇姚媛媛
  • 1篇陆巍
  • 1篇杨玉志
  • 1篇徐燕
  • 1篇周娟
  • 1篇段艳丽
  • 1篇黄红娟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ICU患者肌力及临床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对ICU患者肌力及临床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神经肌肉电刺激在ICU患者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中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6篇文献报告了患者的MRC总评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MRC总评分高于对照组[MD=4.14,95%CI(2.69,5.58),P<0.01];6篇文献报道了患者住ICU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D=-2.19,95%(-4.09,-0.30),P=0.02];5篇文献报道了患者的住ICU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D=-1.80,95%CI(-3.33,-0.27),P=0.02]。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在ICU患者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MRC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
刘晶涛董大伟陆巍陈俊杉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危重症患者
基于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法的呼吸机预防性维护机制与数据分析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法的呼吸机预防性维护机制在呼吸机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91台呼吸机,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台)和实验组(46台),对照组采用常规定期预防性维护,实验组采用基于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法的呼吸机预防性维护机制,制定支持度的最小支持阈值和置信度的最小置信阈值,按需进行预防性维护。对比两组呼吸机维护次数、故障数和故障类型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预防性维护年均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P<0.05);实验组年故障数和年平均故障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t=3.76;P<0.05);实验组呼吸机管路故障和清洁消毒故障低于对照组,意外碰撞故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x^(2)=4.29,x^(2)=5.74;P<0.05)。结论:基于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法的呼吸机预防性维护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责任工程师工作量,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设备故障,提高呼吸机临床使用效率。
解思雨姚媛媛徐燕董大伟杨玉志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南京市4所三级医院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为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问卷,对南京市4所三级医院的227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得分(19.12±5.93)分,认知正确率42.50%,其中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认知得分为(7.54±4.18)分,认知正确率31.42%;对ICU获得性衰弱治疗预防认知得分为(11.89±3.14)分,认知正确率56.62%。不同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护理岗位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降低ICU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程度。
董大伟冯波段艳丽黄红娟周娟楚姝
关键词:ICU护士
不同输注速度对肠内营养液温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人体鼻、咽、食管对经鼻胃管持续输注中的营养液的加温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8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2例经鼻胃管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营养液无体外加温的情况下,测量并比较患者的体温与不同输注速度(20 ml/h、50 ml/h、70 ml/h、100 ml/h、120 ml/h)下咽部、贲门部营养液温度的差异。结果营养液速度为20 ml/h、50 ml/h、70 ml/h、100 ml/h、120 ml/h对应的咽部营养液温度分别为37.35(36.20,38.20)℃、35.40(34.20,36.70)℃、(33.96±1.80)℃、32.75(30.88,33.63)℃、(31.46±1.55)℃,对应的贲门部营养液温度分别为(37.51±0.86)℃、(37.37±0.88)℃、(37.30±0.85)℃、(37.13±0.86)℃、36.80(36.28,37.60)℃。当营养液输注速度≥50 ml/h时,咽部营液温度与患者体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液输注速度≤100 ml/h时,贲门部营养液温度与患者体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体温分为3组(36.0~37.0℃、37.1~38.0℃、38.1~39.0℃),在营养液不同输注速度下3组患者贲门部营养液温度与其体温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鼻、咽、食管对经鼻胃管持续输注的营养液具有加温作用,且加温效果与营养液输注速度有关,当患者体温在36.0~39.0℃,营养液输注速度≤100 ml/h时,常温营养液到达贲门时温度可接近机体温度。
陈培培冯波赵振华董大伟
关键词:鼻胃管肠道营养营养疗法营养支持
成人危重患者低体温复温管理的证据总结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总结成人危重低体温患者复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循证护理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根据证据的“6S”模型,从“证据金字塔”上层开始检索国内外有关成人危重患者低体温复温管理的相关证据,证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内容提取。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1篇推荐意见,3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共提取出涉及体温监测(3条证据)、复温目标(2条证据)、复温措施选择(5条证据)、复温风险管理(7条证据)、复温并发症监测(5条证据)的22条证据,证据等级1~5级。结论本研究从5个维度汇总了成人危重患者低体温复温管理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本研究汇总的证据来源多为国外研究,建议研究者在使用本次汇总的证据时,要充分评估每条证据在临床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并评估证据在临床应用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以确保证据在临床的顺利应用。
赵振华邢星敏冯波俞琳沈萍董大伟仇丽华
关键词:危重患者复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