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菲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研究
  • 1篇支链
  • 1篇中低温
  • 1篇中间相炭微球
  • 1篇缩聚
  • 1篇缩聚法
  • 1篇炭微球
  • 1篇热解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 1篇中温沥青
  • 1篇紫外线诱变
  • 1篇微晶结构
  • 1篇物性研究
  • 1篇煤焦
  • 1篇煤焦油
  • 1篇煤焦油沥青

机构

  • 4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鞍山兴德材料...

作者

  • 4篇王菲
  • 2篇高丽娟
  • 2篇程俊霞
  • 2篇赵雪飞
  • 2篇朱亚明
  • 1篇解生权
  • 1篇全艳玲

传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煤质技术
  • 1篇煤化工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QI含量中温沥青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2024年
以高QI含量的中温沥青(HCTP)为原料,通过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恒温时间和搅拌速率)对MCMB性质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RD和拉曼光谱等对MCMB的粒度分布、表面微观形貌和微晶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CTP为原料制备MCMB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430℃、恒温时间4.5 h、搅拌速率12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MCMB球形度好,收率为29.62%,平均粒径为20.87μm,粒度均匀性指数为0.93;1100℃炭化处理后,MCMB的理想石墨化碳微晶质量分数为75.45%。
王菲房依林朱亚明王莹程俊霞程俊霞
关键词:中温沥青微晶结构
酚醛树脂保温板热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酚醛树脂保温板粉体热解行为。采用FWO法探讨活化能分布,机理函数法确定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0 K/min的升温速率下,酚醛树脂保温板粉体热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低于180℃,粉体表面吸附水份受热脱附蒸发过程,失重约10%,符合一维扩散的D1机理函数模型,活化能约25 kJ/mol;180~408℃,交联网络的分解和主聚合物链的随机断裂,同时释放出低分子烃类挥发物,失重约32%,符合二级化学反应模型,活化能约为58 kJ/mol;408~800℃,芳香族组分分解,失重约28%,遵循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模型,活化能约为67 kJ/mol;剩余固体物为炭,约占30%。DTG曲线出现多峰,证明酚醛树脂保温板热解是个复杂过程;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炭得率略有增加。
时天林高丽娟何也苏英杰赵鹏程刘丹王菲于子琪
关键词:热解热重分析活化能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分离及基础物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由于含有较多的脂肪族烃类物质而导致其在深加工过程中的反应活性不易控制,对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分离及基础物性研究可为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将由洗油、煤油和蒽油组成的混合溶剂油作为萃取剂,采用混合溶剂-重力沉降法对中低温煤沥青进行分离,分别得到轻相、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各4种,并利用核磁共振(1 H-NMR)、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等技术对分离得到的8种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基础物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在同种分离条件下的支链化指数均高于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说明轻相沥青中的支链数量及长度明显低于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软化点、结焦值以及C/H等均高于轻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且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芳香性要高于轻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即随着混合溶剂油中蒽油添加量的增加,轻/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芳香缩合度(f_(a))略有增加,但软化点、结焦值明显降低;随着蒽油含量的增加,轻/重相沥青的最大失重速率逐渐减少,通过控制混合溶剂中蒽油的含量可有效调控轻/重相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热反应活性。
王菲谷紫硕苏英杰朱亚明高丽娟程俊霞赵雪飞
关键词:煤焦油沥青结焦值
金针菇UV诱变育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前金针菇栽培所用母种长势相对较弱,培养时间较长。文中采用市售金针菇驯化后的菌种,用紫外光照射方法对所得的金针菇菌丝体进行诱变试验,通过菌种选育可以确定,紫外照射60min获得了比原菌丝体生长能力旺盛的菌种,诱变菌种的斜面培养时间为7d~9d。
解生权全艳玲王菲
关键词:金针菇紫外线诱变菌种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