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琼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早期肺损伤
  • 2篇烧伤
  • 2篇烧伤大鼠
  • 2篇脾损伤
  • 2篇脾脏
  • 2篇脾脏损伤
  • 2篇重度烧伤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肺损伤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素养
  • 1篇点阵激光
  • 1篇点阵激光治疗
  • 1篇药品
  • 1篇药丸
  • 1篇医学院校
  • 1篇愈合
  • 1篇预处理

机构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王琼
  • 2篇巴特
  • 2篇王琼
  • 1篇陈建平
  • 1篇张屏
  • 1篇刘玲英
  • 1篇包保全
  • 1篇毛婷
  • 1篇赵珍
  • 1篇李全
  • 1篇郭晶晶
  • 1篇李玉棠
  • 1篇周彪
  • 1篇杭凌宇
  • 1篇任姗姗
  • 1篇伊丽娜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各种急、慢性创面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及医疗资源带来极大负担,干细胞疗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移植后能够有效修复损伤组织。但由于受到感染、缺氧、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移植后干细胞存活率低下,无法有效归巢至损伤组织。因此,增加干细胞在体效率对促进创面修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预处理干细胞能够改变细胞生物学活性,是提高干细胞在微环境的耐受力以及归巢能力的最佳策略。本文就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琼王琼刘玲英巴特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伤口愈合预处理归巢
hUCMSCs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肺脏和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肺脏和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为重度烧伤后器官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
王琼
关键词:重度烧伤早期肺损伤脾损伤
hUCMSCs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肺和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肺脏和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为重度烧伤后器官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
王琼
关键词:重度烧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早期肺损伤脾损伤
一种药丸取药药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丸取药药匙,其包括半椭圆状匙头和与所述匙头连接的可折叠匙柄,所述匙头正面间隔设置有15个凹槽、背面间隔设置有9个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丸取药药匙通过在取药的匙头的正面间隔设置15个凹槽,背面间...
包保全张屏李玉棠王琼郭晶晶杭凌宇伊丽娜毛婷任姗姗昌妍希陈建平和尔伦巴特尔
文献传递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被引量:9
2021年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从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医学院校如何用好专业课教学这个主渠道,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全面提升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医学专业的课程属性出发,结合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剖析医学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赵珍王琼刘星愉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道德素养
不同麻醉方式下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的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镇痛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2~58岁,平均(30±8. 4)岁。根据瘢痕组织面积大小选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5组:A组患者24例,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B组患者24例,采用外敷利多卡因乳膏;C组患者20例,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麻醉;D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E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5组不同麻醉方式下CO_2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的手术时间、麻醉疼痛评分、术中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B组麻醉时无疼痛,A、C、D、E组麻醉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58±1.1)分、(2.20±0.7)分、(2.20±0.6)分、(1.80±0.8)分各组间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B、C、D和E组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6. 66±1. 3)分、(6. 70±1. 6)分、(5. 0±0. 8)分、(0. 6±0. 7)分、(0. 4±0. 5)分,术中疼痛评分B组和C组比较C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和B组,D组和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0 min、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利多因注射液、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常用麻醉药物,操作简单费用低,激光治疗瘢痕术中镇痛效果差,地佐辛注射液镇痛效果优于前两种,均适合小面积瘢痕组织。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全麻下激光治疗烧伤后瘢痕镇痛效果最好,适用于瘢痕面积较大患者,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患者清醒快,在术前充分准备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琼王琼巴特
关键词:麻醉方式点阵激光增生性瘢痕镇痛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