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剂量CT扫描结合iDose 4技术在肾盂及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结合i Dose4技术在肾盂及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经超声检查为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行标准剂量组、低剂量1~4组CT检查。标准剂量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20k V,平均m As为100m As,低剂量1~4组管电压仍为120k V,平均m As分别为40m As、35m As、30m As、25m As,其他扫描条件均与标准剂量组相同。记录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和每次扫描的CTDIvol、DLP和有效剂量ED。所有图像均通过i Dose4进行Level1-Level 6及FBP法重建并测量所有图像的噪声,由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两名医师对图像的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评价使用Kappa检验。结果 低剂量1~4组与标准剂量组在身体质量指数(BMI)基本一致,相比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1~4组分别与标准剂量组在发现结石(包括例数、数量、大小范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4组的辐射剂量分别减少了60%、68%、72%、76%,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i Dose4软件的Level 6重建后的图像噪声最小,主观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20kg/m220kg/m。〈BMI〈30kg/m。的患者:采用低剂量cT扫描结合iDose4技术,当平均mAs≥25时能满足结石的诊断要求;当平均mAs≥35~40时能满足所有病变的诊断要求。iDose4软件的Level6重建后的图像对肾盂及输尿管的显示效果最好,可满足诊断要求。
- 樊婷婷刘白鹭赵雁鸣王海波刘丽丽
-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低剂量
- 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体瘤二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王海波张黎黎刘白鹭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体瘤化学感受器瘤副神经节瘤远处转移压迫气管
- 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低剂量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受检者130例。常规剂量组(A组)50例: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v;低剂量组(B组)80例,心率<70次/分者50例,心率≧70次/分者30例: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管电压100 kv。B组患者原始数据分别应用迭代算法(Idose3)重建及标准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比较A、B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对各组客观图像质量及主观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5.34±3.89)、(1.43±0.12)m Sv。B组患者应用迭代重建图像噪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FBP重建,B组图像噪声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千伏扫描模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提供满足诊断的冠状动脉CTA图像的同时,辐射剂量降幅高达90.6%。心率70次/分-85次/分的患者也可行256层CT前门控扫描,降低管电压造成的图像噪声增加可以通过迭代重建弥补。
- 许美玲赵彦明刘白鹭张金玲王海波
- 关键词: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