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10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塔里木和中亚造山带西段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的两类地幔源区被引量:39
- 2010年
- 对塔里木和中亚造山带西段二叠纪玄武质岩石地质、年龄、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总结表明,二叠纪火成岩在分布面积、岩石类型(以玄武岩占绝对优势)、活动时间(以275Ma左右为峰期)等方面均与世界典型的大火成岩省一致,将其命名为巴楚大火成岩省(Bachu LIP)。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塔里木玄武岩来自长期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来源深度为60~80km。塔里木基性岩墙和超镁铁-镁铁杂岩的原始岩浆可能来自软流圈地幔(OIB)部分熔融。中亚造山带西段的玄武岩、基性岩墙和超镁铁-镁铁杂岩主要来自被俯冲带熔体交代的强烈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其中部分地区可能有软流圈物质的加入,如东天山和阿勒泰南缘高Ti系列的玄武质岩石。根据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将巴楚大火成岩省分为2个地幔省(mantledomain),即塔里木省和中亚省。这2个不同地幔省的成矿系列也有显著的差异,塔里木省为钒-钛磁铁矿矿床,而中亚则以铜-镍-(铂族金属)硫化物矿床为主,成矿作用的差异和岩浆地幔源区的差异是完全对应的。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认为巴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和二叠纪地幔柱密切相关。
- 张传林周刚王洪燕董永观丁汝福
-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地幔柱
- 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60
- 2012年
- 塔里木地块是我国三大主要陆块之一。它是一个具有完整的前寒武纪基底且发育了良好的新元古代盖层沉积的大陆块体。笔者等综合了近十年来中外地质学家对塔里木前寒武系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取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概括了塔里木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阶段、过程以及塔里木在前寒武纪时期与全球性的超大陆汇聚和裂解事件的沉积、变质、岩浆及构造作用的耦合关系。特别指出,笔者等详细地讨论了含蓝片岩的阿克苏群可能的沉积时代、发生蓝片岩相变质的时间,并结合对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塔里木在新元古代早期(900Ma)汇聚到澳大利亚北缘,成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在新元古代中——晚期,沿塔里木北缘的俯冲可能一直持续到760Ma。820~760Ma期间,新元古代Rodinia超级地幔柱和板块俯冲共同制约了塔里木北缘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这一模式可能对认识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复杂的岩浆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 张传林李怀坤王洪燕
- 关键词:前寒武纪板块俯冲地幔柱
- 青藏高原西北缘第四纪火山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普鲁北钾质火山岩进行40Ar-39Ar定年得到的最新年龄为0.81Ma±0.21Ma。火山岩的SiO2含量为53.08%~55.12%,全碱含量为7.36%~8.04%,K2O/Na2O比值为1.17~1.2,属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以高度富集LREE、LILE(K、Rb、Sr、Ba、Th等)和高度亏损HREE、HFSE(Nb、Ta、Ti等)元素为特征。岩石具高的(87Sr/86Sr)i比值(0.7088~0.7089)和低的εNd值(-6.05~-5.54),表明火山岩源区为EMⅡ型的经古俯冲作用改造的大陆岩石圈富集地幔。同时,其Ti/Y、Zr/Y、La/Rb、Zr/Rb、K/La、Pb/La比值类似于板内洋岛玄武岩(OIB),可能暗示岩浆源区经历过软流圈流体或者深部流体对古俯冲地幔楔的叠加交代作用。普鲁北钾质火山岩为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陆-陆碰撞造山深部岩石圈拆沉作用在地表响应的岩浆产物。
- 王洪燕张传林
- 关键词:钾质火山岩SR-ND同位素第四纪青藏高原西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