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道俊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金日成综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走滑
  • 2篇左行走滑
  • 1篇地壳
  • 1篇地块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三维有限元模...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前寒武纪
  • 1篇郯庐断裂
  • 1篇陆块
  • 1篇剪切带
  • 1篇古陆
  • 1篇寒武纪
  • 1篇PT
  • 1篇ANSYS软...
  • 1篇AR
  • 1篇EBSD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5篇金日成综合大...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省黄金管...

作者

  • 5篇刘永江
  • 5篇梁道俊
  • 3篇韩国卿
  • 3篇温泉波
  • 3篇李伟
  • 2篇赵英利
  • 1篇赵立敏
  • 1篇金巍
  • 1篇梁琛岳
  • 1篇邹运鑫
  • 1篇刘城先
  • 1篇李俊杰

传媒

  • 3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5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朝鲜半岛古生代中期—中生代早期构造格局被引量:5
2009年
古生代中期─中生代早期朝鲜半岛发生了两次主要构造事件,即古生代中期朝鲜半岛中部临津江构造带的活动和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朝鲜半岛北部豆满江造山带(咸北地块)的碰撞拼接事件。临津江带的地层、化石和构造等特征研究表明临津江带形成于志留纪末—泥盆纪初,结束于中生代三叠纪松林期;根据咸北地块沉积地层的岩浆岩岩石学、年代学资料,认为豆满江造山带的碰撞拼接时期可能是二叠纪—三叠纪。黄海地球物理、地震研究,朝鲜半岛大地构造和沉积盖层研究结果表明苏-鲁高压变质带没有延伸到临津江带,而是被近南北向纵贯朝鲜西海的断裂右行错移到了济洲岛以南;咸北地块和输城川断裂带的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咸北地块可能与佳木斯地块相连接,输城川断裂带可能与牡丹江断裂带相连接。
梁道俊刘永江李俊杰白晶哲刘城先
前寒武纪早期朝鲜半岛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古陆的形成阶段(Ar-Pt_1)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对朝鲜半岛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变质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大地构造学分析,提出太古宙-古元古代是古陆的形成阶段(Ar—Pt1),可分为3个阶段:古陆核的形成阶段(Ar1-Ar3)、狼林微陆块的形成阶段(Ar4)和古陆的形成阶段(Pt1)。在朝鲜半岛发现的古老地壳岩石位于南浦-甑山和松原地区,其中最老的岩石位于甑山地区,年龄为3.4—3.6Ga(3503±123Ma),相当于古太古代(Ar2);松原地区分布着稍年轻的岩石(2.9~3.1Ga),相当于中太古代(Ar3)。古陆核形成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南浦一甑山和松原地区,包括狼林地块和京畿地块的朝鲜半岛太古宙岩石大部分形成于新太古代,中朝古陆的主体形成于太古宙末。古元古代末(约1600或1800Ma),随着摩天岭海闭合,狼林微陆块与冠帽微陆块通过碰撞聚合而形成一个整体,称为摩天岭运动(可以对比中国的吕梁运动)。摩天岭运动结束后,朝鲜半岛作为中朝古陆的一部分,整体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壳演化阶段。
梁道俊刘永江
敦-密断裂左行走滑三维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0
2009年
敦-密-断布列亚裂带是郯庐断裂北段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左行走滑剪切性质,其走滑位移量的大小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应用ANSYS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地质体建立理想模型,并采用分段施力和连续施力两种方法进行构造几何学错移的数值模拟,探讨敦--密断裂带的走滑位移量。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施力方式得到的累计走滑位移量为273.8 km,连续施力方式得到的位移量为406.8 km,说明在不考虑外界阻力影响及地质体内部形变吸收的位移量时,郯庐断裂由南到北具有整体统一的走滑位移量。综合考虑布列亚—佳木斯地块的阻挡及地质体内部的韧性变形和逆冲推覆构造对走滑位移量的吸收等地质因素,认为敦--密断裂带实际位移量应比模拟数值小,也证实了郯庐断裂走滑位移量可能存在由南至北逐渐递减的规律。
赵英利刘永江韩国卿温泉波李伟梁道俊
关键词:郯庐断裂左行走滑三维有限元模拟ANSYS软件
西拉木伦河断裂在松辽盆地下部的延伸被引量:17
2009年
西拉木伦河断裂作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缝合线,其西段的展布较为明确,但其东段尤其是在松辽盆地下部的延伸一直没有定论。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西部边界嫩江—八里罕断裂、中央断裂构造性质的研究,证实它们都具有左行走滑剪切的特征,据此初步提出了西拉木伦河断裂在松辽盆地下部被嫩江—八里罕断裂和中央断裂左行错移的认识。结合已报道的松辽盆地基底高精度锆石年龄数据,松辽盆地南部重力异常特征、MT剖面以及地壳和岩石圈厚度特征,认为西拉木伦河断裂在松辽盆地下部沿开鲁—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长春一线展布。
韩国卿刘永江金巍温泉波李伟梁琛岳梁道俊
关键词:松辽盆地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岭下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被引量:34
2009年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为松辽盆地的西缘控盆断裂。断裂带传统认识上被认为是一条NNE向的深大断裂,其性质为正断层或拆离断层。笔者野外地质考察过程中,在断裂带中南段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发现韧性剪切带,通过对该韧性剪切带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石英组构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和古应力值测量,明确了岭下剪切带变形程度为初糜棱岩-糜棱岩、石英组构以低温底面组构为主,滑移系为{0001},变形温度在400℃左右的变形特征,并初步认为嫩江一八里罕断裂带曾经历左旋走滑变形阶段;结合断裂带相关年代学资料,确定走滑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134~113Ma),其形成机制与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运动与NWW向NNW转向有关。
韩国卿刘永江温泉波邹运鑫梁道俊赵英利李伟赵立敏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EBSD左行走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