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结肠T细胞性淋巴瘤致失血性休克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39岁,因“左中下腹痛半月余,6h内解鲜血便200ml”来我院治疗,以“便血原因待查”收入我科。发病以来患者出现头昏、全身乏力、体重进行性下降(半月内减轻3kg),无畏寒发热及呕吐。查体:体温36.6℃,血压120/80mmHg,心率90次/min,神志清,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左中下腹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8次/min,肛检未及痔核及肿块,指套染有鲜血。
- 沈洪章朱家沂于鸿杨传春杨斌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原因待查畏寒发热鲜血便
- 内镜鼻胆管引流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方法对泰州市人民医院行治疗性ERCP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引流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2 h和术后24 h血淀粉酶值,比较高淀粉酶血症和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引流组术后2 h、术后24 h血淀粉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引流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组无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组有6例胰腺炎。结论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
- 孙素琴朱家沂沈洪章杨斌杨传春伏亦伟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 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致胆囊十二指肠瘘并出血及感染性出血性休克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5年
- 胆囊十二指肠瘘(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少见并发症[1],其并发出血及感染性出血性休克更为少见.因其无特殊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2-3],其病死率在目前仍高达25%以上[4].本文就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致胆囊十二指肠瘘并出血及感染性出血性休克1例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 沈洪章杨斌朱家沂张东丽高明军
-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瘘出血性休克胆总管结石文献复习感染性并出血
- Lemmel综合征13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Lemmel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35例Lemme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35例患者经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确诊,78例(57.8%)初发及25例(18.5%)2次发作者采用内科治疗症状消失,3次及以上反复发作憩室炎者12例(8.9%)憩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外2cm者行憩室切除或憩室内翻缝合术,18例(13.3%)患者乳头位于憩室内或距憩室2cm范围内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1.5%)反复发作胆管炎患者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复发及明显不适。结论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诊断Lemmel综合征较好方法,内科治疗、憩室切除或内翻缝合、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是对Lemmel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沈洪章朱家沂杨传春杨斌周鹏伏亦伟
- 关键词:LEMMEL综合征憩室切除术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 以血碱性磷酸酶增高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44岁,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增高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单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碱性磷酸酶(AKP)562 U/L(正常参考值:39~117 U/L),谷氨酰转肽酶(γ-GT)54 U/L,余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等指标正常,因无不适症状,未予重视。入院前3个月来负重行走时感双侧膝关节时有隐痛,发病以来无寒热、
- 沈洪章朱家沂于鸿杨斌高明军
- 关键词:血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正常参考值手足抽搐肝功能损害
- 胆囊十二指肠球部瘘致胆结石排出
- 2010年
- 患者女,44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半月加重3d”于2009年6月29日入院。无明显诱因起病,间歇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侧腰背部放射。入院前3d腹痛明显加重,并有低热、恶心、呕吐、腹胀,无呕血及黑便,无反酸及嗳气,无腹泻,无胸痛,无消瘦,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及胆道手术史。
- 沈洪章朱家沂杨斌杨传春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排出胆囊右上腹痛上腹绞痛
- 8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内镜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胆道金属支架(EMBE)或塑料支架(ERBD)置入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52例行ERCP及EMBE或ERBD治疗的80岁以上老年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ERCP成功并置入胆道支架146例(成功率96.1%),其中金属支架69例,塑料支架77例,胆管癌95例,胰腺癌3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胆囊癌5例,胃癌6例。术后1周及4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有并发症12例,其中出血1例,轻型胰腺炎8例,胆管炎3例。结论内镜下EMBE及ERBD治疗80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灵活简便等优点。
- 沈洪章朱家沂杨传春杨斌周鹏伏亦伟
- 老年人结直肠脂肪瘤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结直肠脂肪瘤是临床少见的胃肠道良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易与其他肿瘤相混淆。现对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199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确诊的结直肠脂肪瘤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60~92岁,平均69.8岁。
- 沈洪章朱家沂王元杰姜建国于鸿杨斌杨传春伏亦伟
- 关键词:结直肠胃肠道脂肪瘤结缔组织肿瘤腹部包块
- 细胞焦亡对骨稳态的影响及展望被引量:8
- 2022年
- 人体的骨代谢主要依靠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来达到平衡,在骨代谢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细胞因子、激素等参与来协助这一过程,如果骨代谢出现失衡,则会出现致残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的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效应蛋白gasdermin D(GSDMD)通过与细胞膜结合形成穿孔效应,导致细胞不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细胞焦亡的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凋亡、自噬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已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感染性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骨代谢性疾病中鲜有报道。笔者就细胞焦亡对骨稳态的影响进行综述,以利于对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马子健马明领董辉杨斌杨斌
- 关键词:骨质疏松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白介素
- 产甲胎蛋白胰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报告一例产甲胎蛋白胰腺癌,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
- 沈洪章朱家沂于鸿杨斌
- 关键词:胰腺肿瘤